高师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与实践探索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music teaching in norm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so on, and studies i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knowledge itself, teaching object, teaching idea and so on,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Draw the argument of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唐山师范学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标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编号:060203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安国;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文静;;对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2 马爱红;;“以审美为核心”的当下语境思考[J];人民音乐;2008年12期
3 闫经纬;;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的缘由探析[J];文教资料;2007年10期
4 黄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年15期
5 冯彬;;关于高师音乐教学评价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吴跃华;闫辉;;试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J];艺术探索;2006年S2期
7 尹红红;;彩调剧与奥尔夫体系在音乐课堂的对接探究[J];音乐大观;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金;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海燕;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孟欣;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跃华;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分析及“三维视阈观”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世余;皖西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爱国;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昕;基础教育改革后的福州市仓山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炜;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能动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蓉;论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新课程”的课程组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文静;对“音乐新课标”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对英语专业研究型课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胡君;;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略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袁洪江;;高职院校音乐赏析教学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1期
4 王磊;;研究性学习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陈玉蓉;;让创新思维的阳光洒满英语教学的课堂[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6期
6 韦长发;;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7 房晓燕;;浅谈初中语文课综合性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0年07期
8 李宪海;;“两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3期
9 李建萍;;研究性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安徽省专科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之六[J];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孙璐;;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玉;;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创新型人才[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周伟;;物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促进学校科技活动开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黄新友;高春华;陈志刚;刘军;佘正国;沈湘黔;;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模式[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敏杰;;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尝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刘宝团;;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欠发达地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若干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吴洁;;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化学教学[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雅洁;;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施亚贤;;成人高等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与价值探析[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唐燕;马一平;;“研究性学习”新课程培养教师创新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穆怀泽;;研究性学习为家校合作搭建桥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晓;素质教育结硕果[N];平顶山日报;2006年
2 张纪欣;怎样引导研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钟一苇;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高博;如何引进创新型人才?[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贺斌 丁莉娅;高校以培养“能用”人才为己任[N];中国财经报;2011年
6 顾玉林;任学藻:培养创新型人才[N];科技日报;2005年
7 郝荣峰;与创新型人才一起总结失败教训[N];组织人事报;2006年
8 邓海平;要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N];经济日报;2008年
9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赵淑琳;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N];甘肃日报;2011年
10 陈晓波;国外研究性学习的九种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仇永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文社会维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英;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叶乔波;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敏;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黎银夏;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陶文平;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永兰;高中政治学科开放式教学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甘海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宏杰;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建良;论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梅;思想政治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凤珍;关于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先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8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45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