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艺术歌曲《补衣歌》创作特征初探
【作者单位】: 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洁;;浅析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2 陈世祥;;浅析歌曲创作中的整体构思与布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徐毅;;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创作特征探微[J];黄河之声;2008年10期
4 孙宪伟;王蕾;;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08期
5 张冰;;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技法探微——《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邹小慧;;《南海渔歌》第一组曲的音乐分析[J];歌海;2009年06期
7 晓光;;愿他的旋律常绿——介绍青年作曲家施光南[J];音乐爱好者;1980年02期
8 洪如丁;;你和你的旋律永在我心中——为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而作[J];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9 乔相钧;;浅析胡戈·沃尔夫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诗篇》[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邱进乐;浅析马思聪《绥远组曲》的创作特色[J];乐器;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王德君;;自创旋律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善探究[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陈艺文;;曲式结构小析——格里格抒情钢琴小品《即兴圆舞曲》OP.47NO.1[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刘冬云;;高校音乐专业键盘和声技术训练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李明;颜永红;;SonicTune旋律识别系统介绍[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8 居宗泽;;谈谈音乐欣赏的教学体会[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涛;;感悟旋律背后的人生真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敦善;;音乐治疗浅探[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向兵;“不朽的旋律”回荡在南太平洋[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秦培林 王冰;永恒的旋律[N];商丘日报;2006年
3 赵铁伶(编辑);用生命弹奏爱与痛的旋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国人;“跳进”的旋律[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勇;和谐的旋律在楼院里奏响[N];抚顺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焦玉良;新疆:奏响“好地方”的旋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红艳;中国声音奏出世界旋律[N];北京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恩惠;唱红色旋律 抒发展豪情[N];本溪日报;2010年
9 张碧升 陈华俐;平安是福[N];闽南日报;2006年
10 李良贵;激扬旋律展现城区魅力[N];焦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2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5 王丹红;亨利·迪蒂耶管弦乐作品《蜕变》创作技术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符译文;希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创作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常虹;改进和声搜索算法及其在低碳能源预测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浅论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创作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四十三[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2 谢秋菊;浅析贝多芬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冰;丁善德《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创作与演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晖;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中的作曲技法[D];山西大学;2007年
5 李兰晶;丁善德两首新疆舞曲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艳;歌剧《伤逝》子君咏叹调试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7 赵圆圆;试论杜鸣心的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的创作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鑫;弦乐四重奏音准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沈彤;扎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作萌芽[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菱键;艾伦·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分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0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3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