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符号化政治与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5:07

  本文关键词:符号化政治与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大革命”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场特殊的运动,从其爆发之始便吸引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正面研究“文革”的较多,但是以“文革”期间的歌曲为切入点,研究歌曲与整个“文革”过程的内在联系的文章较少。通过对“文革”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文革”期间诞生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形式——“文革”歌曲,这种艺术形式几乎伴随了整个“文革”过程。我们说歌曲是一个时代跳动的音符,是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群众心态浓缩式的集中展现。透过歌曲可以聆听到当时的人们心底的声音。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文革”期间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文革”歌曲,来进一步梳理和还原“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本文通过运用社会运动理论和政治符号理论,探讨作为一种政治符号的歌曲在“文化大革命”这场社会运动中所凸显的政治功能。通过深入探究“文革”期间歌曲的政治符号功能体现,厘清“文革”歌曲的创作、传播与作为一场深刻社会运动的“文化大革命”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一步展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态景象。 论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第二章主要引入符号政治理论,把“文革”歌曲视作具有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并研究其承载的政治功能、对群众进行政治动员的作用。同时讨论了“文革”时期歌曲及其特性。 第三章主要研究群众运动时期“文革”歌曲的政治动员。主要考察了两类歌曲:(1)官方主持创作及宣传的歌曲,主要包括歌颂毛泽东的歌曲和语录歌;(2)民间自发的歌曲创作:红卫兵歌曲。通过激发群众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利用歌曲唤起人们的情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从而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把“革命”的形势推向了顶峰,形成了“全国是一个声音”的革命场面。 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文革”中后期的歌曲,一方面官方通过歌曲宣传极力维护“文革”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饱受煎熬的青年逐渐丧失了“革命”的热情,从集体狂热的喧嚣中冷静下来,他们更多的关注个体情感表达,歌曲自然也表达了对“革命”的不满和自我的觉醒。 第五章结论。通过考察“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对“文革”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整理,“文革”运动与期间产生的歌曲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既不能单纯说“文革”运动促成了特殊意义歌曲的产生,也不能过分夸大歌曲对“文革”运动形势的发酵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文革”期间歌曲随着运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文革”歌曲在整个“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运动的发展过程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段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符号化政治 “文革”歌曲 心智逻辑 政治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9.2;D6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2
  • 二、 研究现状12-15
  • 三、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15-17
  • 第二章 作为政治符号的“文革”歌曲17-23
  • 一、 政治符号理论17-19
  • 二、 社会运动中的政治符号:“文革”时期歌曲及其特性19-23
  • 第三章 歌声中的革命:群众运动时期的歌曲研究23-42
  • 一、 作为权力运作实践主体的官方主持创作及宣传的歌曲23-33
  • 1、 歌颂毛泽东的歌曲25-27
  • 2、 语录歌27-33
  • 二、 民间自发的歌曲创作:红卫兵歌曲33-39
  • 1、 歌曲中丧失了自觉个性的“我们”形象与极端情绪34-37
  • 2、 歌曲对群体边界的划分与维持37-39
  • 三、 官方主导下的符号共谋39-42
  • 第四章 运动合法性的是与非:“文革”中后期的歌曲研究42-57
  • 一、 官方对“文革”合法性的维护42-51
  •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44-47
  • 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47-51
  • 二、 与官方宣传内容迥异的知青歌曲51-55
  • 1、 歌曲内容与官方话语的逐渐脱离51-54
  • 2、 歌曲中“我”的形象回归与个体情感表达54-55
  • 三、 官方与群众的博弈55-57
  • 第五章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文革”歌曲目录62-88
  • 后记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新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创作始末[J];歌海;2004年01期

2 薛艺兵;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梁茂春;论“语录歌”现象(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范远安;;文革“集体创作”歌曲浅谈[J];人民音乐;2010年10期

5 乔建中;;《大海航行靠舵手》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J];人民音乐;1966年01期

6 戴嘉枋;复苏与再沉沦——论“文革”期间《战地新歌》中的歌曲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戴嘉枋;乌托邦里的哀歌——“文革”期间知青歌曲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2年03期

8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J];中国音乐学;2003年02期

9 戴嘉枋;动乱中的喧嚣——1966-1969年间红卫兵运动中的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符号化政治与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