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论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17-04-08 06:09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文化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所谓的悲情音乐是指能够给受众带来悲伤、悲痛等情感体验的音乐,其范围包括声乐与器乐。其中声乐还包括现代的戏曲、民歌、流行歌曲,以及中国古代可以配乐歌唱的诗、词、曲等。中国人对悲情音乐普遍情有独钟,特别是在古代,很多人崇尚悲情音乐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决定中国人偏好悲情音乐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佛、道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那这一时期,人们偏好悲情音乐的现象就会特别突出;如果儒家思想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那这一时期人们的音乐尚悲意识就会受到平抑。崇尚阴柔之美是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思想基础。悲情音乐渗透着内敛、示弱、处下等道德内涵,它不仅能够唤起人们悲悯的善心,而且还是古代至人传道的重要载体。道家崇尚阴柔的思想导致中国人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审美取向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趋于女性的阴柔,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人,特别是古代的中国人普遍偏好悲情音乐的审美观念。感悟生命的悲剧之美是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文化根基。道家认为,乐极生悲、悲极生乐、阴阳互生、道法自然,合于自然就是最和谐的美。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结局皆以其表象的消亡而告终,所以生命过程的悲剧之美是人世间合于自然的本质美。追求修道过程的悲苦之美是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道德升华。修道人在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之前的整个修道过程,一直充满了对苦尽甘来的期许和以悲苦为乐的美感。道家乐苦乐悲、视死如归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以悲为美的文化根源,也是中国人悲情音乐审美最重要的文化“基因”。道家所说的识神(心意)相当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元神相当于超我;欲神相当于本我。元神(超我)认为,人生真正的意义是返本归真,所以尽管识神(自我)克服欲神诱惑的努力充满了悲苦,但元神(超我)对此却感到非常欣慰,并将这种快慰奖赏性地传递给识神(自我),从而在识神的意识中形成美感。这就是中国人悲剧审美、当然也是悲情音乐审美最重要的道家文化心理成因。佛教认为,人生是“轮回业报”,磨难是成佛的阶梯,所以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僧人“幸灾乐祸”。佛家“幸灾乐祸”(不怕磨难)的思想是中国悲情音乐审美的文化基础。在佛教文化视野下,中国人的尚悲心理,要么是佛性(超我)聪慧的悲世之悟、善良的悲悯之心、宏广的慈悲之怀在有情(自我)意识中的表现:要么是心魔(本我)非理性、非道德、歇斯底里的厌世悲生的妄念在有情(自我)意识中的反映。这就是中国人悲情音乐审美的佛家文化心理成因。儒家也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如孟子说过:“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但儒家文化却没有像佛家那样系统的、所谓“出世间”的修炼理论。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注重现实,不涉及所谓的过去世与未来世;重视人表面的自我,不提超我与本我,所以在儒家文化下,人们的心理宣泄与人格升华只表现在现实自我这个层面。中国佛道文化认为,人性中恶的成分绝非人真正的本性。中国佛、道文化对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都看得很透彻。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却只认清和强调了人的潜意识(本我),这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在道德层面上的缺憾。中国悲情音乐的文化功能,大体经历了“乐以载道”——“乐以教化”——“乐以娱情”的历史蜕变。这种蜕变也反映了从古至今,人们审美意识的主体由超我到本我的转变。中国人的音乐尚悲意识,在音乐功能“乐以载道”的远古与上古时期,主要表现为“超我”的作用;在“乐以教化”的古代,主要表现为“超我”与“本我”矛盾斗争的折衷;在“乐以娱情”的近现代,则更多表现为“本我”的意志。现代中国悲情音乐早已失去了上古时期乐以载道的功能,其教化功能也若有若无,而纯粹的娱乐性功能越来越强。现代人对悲情音乐基本没有偏好;相反,人们更喜欢欢快的音乐。这也许与幸福指数有关,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也能折射出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遗忘与丢弃。
【关键词】:悲情音乐 审美 儒释道 文化心理 道德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13
  • 第一章 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历史流变13-24
  • 第一节 远古至上古时期的悲情音乐及其审美13-16
  • 第二节 春秋末期至西楚的悲情音乐及其审美16-18
  • 第三节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悲情音乐及其审美18-21
  • 第四节 隋唐至北宋的悲情音乐及其审美21-22
  • 第五节 南宋至清中期的悲情音乐及其审美22-24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影响24-32
  • 第一节 道家思想对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影响24-27
  • 第二节 儒家思想对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影响27-29
  • 第三节 佛家思想对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影响29-32
  • 第三章 中国悲情音乐审美的文化心理分析32-44
  • 第一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概述32-34
  • 第二节 中国悲情音乐审美的道家文化心理成因34-37
  • 第三节 中国悲情音乐审美的儒家文化心理成因37-39
  • 第四节 中国悲情音乐审美的佛家文化心理成因39-41
  • 第五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道德层面上的缺憾41-44
  • 结语44-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附件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岑孝清;;试论《青华秘文》的道教哲学思想[J];中国道教;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文化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92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