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与戏剧性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2:17
本文关键词: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与戏剧性特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Mendelssohn Bartholdy Felix,1809—1847)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和音乐社会活动对德国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一生创作颇丰,还热衷于各种音乐社会活动,为后来德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门德尔松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在音乐、文学、美术和外语方面都很有造诣。他擅长从文学作品中挖掘音乐创作的素材,并且是公认的用音乐描绘风景的奇才。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尤为紧密。门德尔松本人就是当时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音乐家,还精通绘画,对文学和哲学也很有研究。17岁的门德尔松在读了由蒂克和施莱格尔翻译的《仲夏夜之梦》后,将剧中吸引他的文学形象用音乐表达出来,创作出了四手联弹的钢琴曲,后又改编为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以优美的旋律和巧妙的配器手法取得了成功。这部序曲的巨大成功使普鲁士国王在16年后再次邀请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这部喜剧在柏林的演出进行配乐。门德尔松照搬了原先创作的序曲,并把序曲作为全部配乐的基础,使之成为有机整体。门德尔松是德国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代表,他对艺术有着崇高的信念和追求,通过研究《仲夏夜之梦》,可以探寻出门德尔松多才多艺的一面在音乐创作中是如何展现的,他在文学、戏剧、美术等方面的天赋是怎样运用到音乐范畴的,由此总结出门德尔松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并进一步挖掘出其音乐的戏剧性特点,同时对西方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有更深刻的认识。 全文主要由引言、五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是关于选题的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陈述,阐述本选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章阐述《仲夏夜之梦》的创作与莎士比亚原著的关系,这一章围绕对莎士比亚原著的介绍展开;第二章简述门德尔松其人以及创作,并分析他与《仲夏夜之梦》原著的关系,探寻两者之间的渊源;对门德尔松的生活背景以及创作时期的概况进行简介,为具体分析做好铺垫性陈述;第三章对《仲夏夜之梦》这部音乐作品展开分析,以曲式和旋律的分析为主,并对这部作品中序曲与其它配乐的关系进行剖析;第四章对音乐戏剧性特点进行归纳,得出音乐具有叙述性与戏剧性、典型性与标题性、造型性与色彩性特点的结论;第五章归纳《仲夏夜之梦》在音乐史发展上的历史意义,从对古典主义的继承和对浪漫主义的体现、标题音乐的开端角度总结其历史意义;结论是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具有戏剧性特点并且有与相关文化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 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第一章 《仲夏夜之梦》的创作11-16
- 第一节 莎士比亚时期的英国及莎士比亚11-12
- 第二节 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及《仲夏夜之梦》12-16
- 第二章 门德尔松与《仲夏夜之梦》的渊源16-23
- 第一节 门德尔松其人16-19
- 第二节 丰富全面的文化修养19-20
- 第三节 与英国文化的结缘20-21
- 第四节 序曲与时隔16 年的戏剧配乐21-23
- 第三章 《仲夏夜之梦》的主要音乐特点23-39
- 第一节 旋律的典型意义23-31
- 第二节 曲式结构的古典美感31-34
- 第三节 序曲与其它四段戏剧配乐的关系34-39
- 第四章 《仲夏夜之梦》音乐的主要戏剧特点39-42
- 第一节 叙述性与戏剧性39-40
- 第二节 典型性与标题性40-41
- 第三节 造型性与色彩性41-42
- 第五章 《仲夏夜之梦》在音乐发展中的历史意义42-46
- 第一节 对古典传统手法的继承42-44
- 第二节 标题性音乐会序曲的创新44-46
- 结语46-49
- 附录Ⅰ:12 段戏剧配乐 Op.6149-50
- 附录Ⅱ:《仲夏夜之梦》剧照50-53
- 注释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颖;门德尔松的三首序曲之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林映钏;源自灵魂深处的宽慰[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3 马莹颖;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颂歌”》的音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大为;论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独特性[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与戏剧性特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9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