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四川省叙永县落卜镇三台村坝苗踩山节音乐活动考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9:09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叙永县落卜镇三台村坝苗踩山节音乐活动考察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且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广布于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其居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苗族总体上分为三个方言区:黔东方言区,湘西方言区和川滇黔方言区。各方言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色彩。处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四川省叙永县,历史上素有“川南门户”之称。它是四川省境内苗族人口最多的县之一,其世居苗族统称为川南苗,具体按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等又可分为青苗、高山苗、黄苗、坝苗等支系,集中居住在枧槽、合乐、白蜡三个苗族乡,部分还散居在赤水、摩尼、麻城、分水、落卜镇等12个乡镇中。 苗族是一个百节之族。传统节日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几乎是苗族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反映。虽然当地苗族大都与其他各民族杂居相处,但是由于其居住偏僻、经济落后等因素致使其传统文化至今仍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其中音乐文化是展现苗族风情的重要符号之一。踩山节苗族社会中操西部方言苗族同胞们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踩山节又叫“花山节”、“跳花节”、“采花节”、“跳场节”等等,广泛流行于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等西部方言区,生活在乌蒙山区的苗族同胞们在此节日里,要祭拜神圣的花杆,感谢山神。传统节日踩山节的举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如今全球化的语境中,政府组织在节日建设的进程中,与乐社组织之间保持着良性、高效的互动关系。踩山节是当地苗族人保存极少的节日之一,是他们族群认同的一种方式。对外宣传踩山节,可以让世人了解和尊重苗族人民的节日和习俗,并且促进其与当地共处的其他民族的和谐发展。 叙永县落卜镇居住的坝苗,其民族音乐风格与当地共处的彝、汉、土家族等有很大的区别,却与黔西北苗族的音乐有着密切的血脉联系。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发展了自己的新传统,这也很好地证明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的格局。 本文所论述的研究对象是四川省叙永县落卜镇三台村的坝苗踩山节音乐活动,以坝苗踩山节为微观个案,充分挖掘踩山节中的音乐活动,并且阐释其音乐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为: 绪论: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缘由,并且讨论了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意义、田野工作过程等。 第一章,介绍叙永县落卜镇三台村的历史文化概况,并以落卜镇三台村坝苗踩山节音乐活动为研究个案,详细描述踩山节的音声活动概况。 第二章,对采录的音响和影像进行多层次的音乐本体研究。其中涉及到节日中的音乐活动分类、曲式结构、节奏节拍、音乐织体、核心音调、民歌、器乐的演唱与演奏相关特征等等。 第三章,阐释踩山节乐社组织及其与政府组织的关系,立足于在踩山节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中,去考察与研究音乐的生态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关键词】:坝苗踩山节 音乐形态特征 乐社组织 生态文化特征 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07;K89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目录9-13
  • 绪论13-21
  • 一、研究对象13-14
  • 二、研究现状14-19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19-20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20-21
  • 第一章 踩山节概况21-36
  • 1.1 落卜镇三台村历史文化概况21-24
  • 1.1.1 村社自然地理环境21-22
  • 1.1.2 民间信仰及风俗习惯22-24
  • 1.2 踩山节及音乐述略24-30
  • 1.2.1 踩山节活动述略24-26
  • 1.2.2 音乐活动述略26-30
  • 1.3 踩山节活动程序30-36
  • 1.3.1 立花杆34
  • 1.3.2 祭花杆34-35
  • 1.3.3 闹花杆35
  • 1.3.4 倒花杆35-36
  • 第二章 踩山节音乐本体特征分析36-92
  • 2.1 仪式音乐的分类36-41
  • 2.1.1 器乐——芦笙舞乐36-39
  • 2.1.2 声乐39-41
  • 2.2 节奏、节拍特征41-46
  • 2.2.1 单一规整型42-43
  • 2.2.2 混合复杂型43-46
  • 2.3 核心音调46-49
  • 2.3.1 五度三音列46-48
  • 2.3.2 四度三音列48-49
  • 2.4 曲式结构分析49-82
  • 2.4.1 曲式结构概述49-55
  • 2.4.2 乐段的发展手法55-63
  • 2.4.3 乐段之间的发展手法63-82
  • 2.5 演唱、演奏技巧82-88
  • 2.5.1 民歌的演唱技巧82-84
  • 2.5.2 芦笙的演奏技巧84-88
  • 2.6 其他特征88-92
  • 2.6.1 多声音乐织体88-91
  • 2.6.2 音乐与舞蹈的配合原则91-92
  • 第三章 踩山节音乐活动的社会文化释义92-118
  • 3.1 踩山节乐社组织92-111
  • 3.1.1 乐社组织释义92-93
  • 3.1.2 踩山节乐社组织构成要素分析93-109
  • 3.1.3 政府组织与乐社组织的互动关系109-111
  • 3.2 踩山节音乐的生态特征111-113
  • 3.2.1 共同参与,集体评判111-112
  • 3.2.2 冬季农闲时节举行,周而复始112
  • 3.2.3 集声乐、器乐、舞蹈为一体112-113
  • 3.2.4 “泾渭分明”的风格性113
  • 3.3 踩山节音乐活动的社会文化功能113-118
  • 3.3.1 传承历史功能113-114
  • 3.3.2 教育约束功能114-115
  • 3.3.3 祈福求利功能115
  • 3.3.4 团聚娱乐功能115-116
  • 3.3.5 求偶交际功能116-117
  • 3.3.6 信仰实现功能117-118
  • 结语118-119
  • 参考文献119-122
  • 附录122-183
  • 后记183-18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荻;谭梅;;试析苗族芦笙舞的特点[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应华;贵州梭戛“长角苗”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3期

3 薛丽娥;;苗族“花山节”起源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03期

4 张艺;湘西苗歌的种类及特征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花老虎;湘西苗歌研究[J];音乐研究;1994年01期

6 李菁;;浅论巫文化对苗族芦笙舞的影响[J];民族论坛;2009年11期

7 蒲亨强;;綦江苗族民歌调查[J];民族艺术;1987年01期

8 过竹;;始祖母·祭祀崇拜·娱神乐人——苗族芦笙与芦笙文化[J];民族艺术;1990年04期

9 蒲亨强;;论苗族民歌的三种风格模式——以杂居区苗歌形态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01期

10 蒲亨强;;论苗族婚俗对苗歌特质之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石薇;贵州岜沙苗族音乐考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龙仙艳;苗族女性婚恋的美学审视[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曾雪飞;黔西北苗族“解簸箕”仪式及仪式音乐中的芦笙文化身份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谭薇;湖南靖州多声部苗族“歌

本文编号:30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0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