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宝恒扬琴改革与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1:26
本文阐述了郑宝恒先生扬琴改革和创作方面的成果与建树: 发明大扬琴。他与张子锐共同发明的律吕式大扬琴,其音域从原小扬琴两个半八度扩大为四个八度,包括全部半音按“律吕式”的音位排列,克服了小扬琴的诸多缺点。论文较详尽地介绍了乐器改革的动因及目的;律吕式大扬琴的结构及性能等内容。 首创扬琴新技法——滑抹音技法。郑宝恒先生运用滑音指套与钢丝拨子结合使用的方式,解决了扬琴发音“直嗓子”的问题,对滑抹音技法的形成及分类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创作扬琴作品。郑宝恒先生创作的作品题材、体裁都很丰富,流传甚广。其中包括独奏、重奏等演奏形式。本文将独奏曲的创作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一、初春(1949至1965年);二、逆转(1966至1976年);三、发展与困惑(1979至1989年);四、创作新路程(1990至今)。重奏曲部分重点是对三重奏乐曲的分析。同时还对一些大型作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郑宝恒先生的创作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论文最后总结了郑宝恒先生各个方面的学术成就。对先生在扬琴界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个人评说。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郑宝恒扬琴艺术生涯述略
一、 早期经历
二、 从教经历及主要艺术成就
第二章 郑宝恒扬琴改革研究
一、 扬琴改革的动因及目的
二、 律吕式大扬琴
三、 全律活码大扬琴
四、 扬琴部件的改革
第三章 郑宝恒扬琴演奏新技法研究
一、 滑抹音技法的形成
二、 滑抹音技法使用的工具
三、 滑抹音技法的分类
第四章 郑宝恒扬琴作品研究
一、 中国近代扬琴曲目的发展
(一) 早期的广东扬琴曲目
(二) 其他地区的扬琴曲目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扬琴曲目
二、 郑宝恒扬琴独奏曲的创作
(一) 初春1949至1965年
(二) 逆转1966至1976年
(三) 发展与困惑1979至1989年
(四) 创作新路程1990至今
三、 郑宝恒扬琴重奏曲的创作
(一) 重奏的形式
(二) 重奏的乐器
(三) 重奏的配器
(四) 重奏的几种织体
四、 郑宝恒大型扬琴作品的创作
(一) 奏鸣曲
(二) 协奏曲
(三) 交响音画
五、 郑宝恒扬琴作品创作特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J]. 黎胜元. 人民音乐. 1998(05)
本文编号:3219625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郑宝恒扬琴艺术生涯述略
一、 早期经历
二、 从教经历及主要艺术成就
第二章 郑宝恒扬琴改革研究
一、 扬琴改革的动因及目的
二、 律吕式大扬琴
三、 全律活码大扬琴
四、 扬琴部件的改革
第三章 郑宝恒扬琴演奏新技法研究
一、 滑抹音技法的形成
二、 滑抹音技法使用的工具
三、 滑抹音技法的分类
第四章 郑宝恒扬琴作品研究
一、 中国近代扬琴曲目的发展
(一) 早期的广东扬琴曲目
(二) 其他地区的扬琴曲目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扬琴曲目
二、 郑宝恒扬琴独奏曲的创作
(一) 初春1949至1965年
(二) 逆转1966至1976年
(三) 发展与困惑1979至1989年
(四) 创作新路程1990至今
三、 郑宝恒扬琴重奏曲的创作
(一) 重奏的形式
(二) 重奏的乐器
(三) 重奏的配器
(四) 重奏的几种织体
四、 郑宝恒大型扬琴作品的创作
(一) 奏鸣曲
(二) 协奏曲
(三) 交响音画
五、 郑宝恒扬琴作品创作特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J]. 黎胜元. 人民音乐. 1998(05)
本文编号:3219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21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