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小品》之三《色彩》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4 16:52
  《五首管弦乐小品》是勋伯格在无调性创作时期管弦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探索和实践"音色旋律"理论时的重要创作成果。作曲家通过对织体与配器的精巧设计,使其中的《色彩》在解放音色方面出现了重大突破,并对"音色旋律"这一个概念的提出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文章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2020,22(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段落织体与音色结构
    (一)段落织体
    (二)音色结构
二、作品集合分析
三、十二音观念的显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勋伯格《五首管弦乐小品》(Op.16 No.2)结构思维研究[J]. 孙宇.  音乐探索. 2018(02)
[2]对近现代音乐创作中“无调性因素”的研究与讨论[J]. 张雯琳,陈蕾,岳雯珊.  北方音乐. 2018(01)
[3]勋伯格自由无调性作品《月迷彼埃罗》主导动机的贯穿发展[J]. 张泽玲.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01)
[4]音级集合在作品对比材料中的意义——以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No.6为例[J]. 谢滨妃.  大众文艺. 2010(12)
[5]作为音响手段的“音色旋律”与“点描主义”的结构方式[J]. 姚恒璐.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1(04)



本文编号:3322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322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