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新事曲》中有限制偶然在和声上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03 10:51
鲁托斯拉夫斯基的整个创作生涯里,每个时期都有明显的风格特点,有限制的偶然技法,就是他成熟时;期最典型的创作特点。因受到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偶然音乐的影响,他开始致力于探索自由和严格的创作方式共存的可能性,通过结合十二音主义、序列原则和偶然技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有限制的偶然。笔者今天主要探讨在他成熟时期最后一个管弦乐作品——《新事曲》里,纵向音高结构与横向和声进行中有限制偶然的应用。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20,(1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有限制偶然对音高结构的“限制”
(一)包含一种或者两种音程级的纵向音高结构
(二)包含两种或者大于两种音程级的纵向音高结构
二、有限制偶然对和声进行的“限制”
(一)相同音程级模式的和声进行
(二)不同音程级模式的和声进行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音程级原则的十二音和弦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作品研究[J].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6(04)
[2]双级控制论——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中有控制偶然的作曲技法研究[J].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03)
本文编号:3566144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20,(1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有限制偶然对音高结构的“限制”
(一)包含一种或者两种音程级的纵向音高结构
(二)包含两种或者大于两种音程级的纵向音高结构
二、有限制偶然对和声进行的“限制”
(一)相同音程级模式的和声进行
(二)不同音程级模式的和声进行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音程级原则的十二音和弦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作品研究[J].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6(04)
[2]双级控制论——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中有控制偶然的作曲技法研究[J].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03)
本文编号:3566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56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