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桑植民歌之山歌、小调的演唱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19 13:01

  本文关键词:桑植民歌之山歌、小调的演唱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正式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几乎涵盖了传统民歌中的所有歌种。桑植地区有28个少数民族居住,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桑植民歌是他们创作的口头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有关桑植民歌研究成果的搜索整理及深入桑植县的田野采风调查,对桑植民歌的概况、演唱风格及影响因素、旋律的发展手法及曲体结构、民歌手的演唱经验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桑植民歌之山歌、小调的演唱。笔者认为:关于山歌的演唱,要注意其高亢嘹亮的演唱风格;在装饰音的运用上,一是要做符合桑植方言的装饰,二是在长音的演唱上要做符合当地演唱处理习惯的倚音、波音、上滑音、下滑音、甩腔等装饰;要重视气息的合理运用及音高的准确把握。关于小调的演唱,在情绪、意境等方面,要重视衬词与具有明确含义歌词的连贯统一;歌词中的名词常做儿化音处理;要把握住桑植小调欢快活泼的风格。
【关键词】:桑植民歌 山歌 小调 演唱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11
  • 第一章 桑植民歌的历史、地理概述11-23
  • 第一节 桑植民歌历史渊源11-16
  • 第二节 桑植民歌的分类16-23
  • 第二章 影响桑植民歌演唱风格的因素23-35
  • 第一节 桑植民歌的演唱风格23-31
  • 第二节 影响桑植民歌演唱风格的因素31-35
  • 第三章 桑植民歌的旋律分析35-42
  • 第一节 桑植民歌旋律的发展手法35-37
  • 第二节 桑植民歌的曲体结构37-42
  • 第四章 健在桑植民歌手的演唱经验42-55
  • 第一节 被访人与桑植民歌的结缘43-50
  • 第二节 被访歌手的演唱经验50-55
  • 第五章 桑植民歌之山歌、小调演唱探析55-72
  • 第一节 桑植民歌之山歌演唱探析55-65
  • 第二节 桑植民歌之小调演唱探析65-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碧云;彭梦麟;谷晓华;;桑植民歌的艺术特征[J];艺海;200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桑植民歌之山歌、小调的演唱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78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