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哈尔《低音提琴协奏曲》演奏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0 23:03
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Johann Baptist Vanhal,1739.5.121813.8.20)是古典主义时期一位重要的音乐家。《D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是他一生之中唯一一首为低音提琴所创作的协奏曲。被低音提琴演奏者们奉为经典之作。本文从乐曲创作背景、曲式分析和演奏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从万哈尔生平背景、定弦法改良、乐谱版本差异进行阐述。由于万哈尔《低音提琴协奏曲》创作年度处于低音提琴定弦方法过渡时期,后来又经历了几百年的定弦方法“进化史”,先后出现了降E大调、C大调、D大调乐谱版本。因为古低音提琴与现代低音提琴之间定弦法不同,导致了该乐曲出版了许多不同的乐谱版本。本文对不同版本的乐谱进行了梳理与简明比较。第二章围绕乐曲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是一首带有引子和尾声且省略连接部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柔板(Adagio),是一首带有奏鸣特征的复三部曲式,其中部采用展开性写法。第三乐章快板(Allegro),为奏鸣曲式。第三章从演奏角度展开,针对音像版本对比、录音可视化分析、演奏风格把握和技术难点从多维度分析...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79252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1Sperger版1-15小节
图1.3.1Sperger版1-15小节
图1.3.2Sperger版第一乐章华彩段手稿
图1.3.2Sperger版第一乐章华彩段手稿而小提琴声部全曲记谱音高等于实际演奏音高,以第一乐章开头为例为E大调记谱(图3.3)。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1769年就已经出现了将低音提琴琴弦统一升高而移调的方。
图1.3.3Sperger版小提琴分谱1-10小节
图1.3.3Sperger版小提琴分谱1-10小节提琴独奏声部36小节-43小节(图1.3.4),记谱音高la#domi#do、re#的大三和弦如果用古低音提琴演奏,因为维也纳定弦法(F-A-D-#F-A)Ⅲ弦、音程关系构成一个大三和弦。演奏时左手只需....
图1.3.4Sperger版低音提琴分谱36-43小节
图1.3.4Sperger版低音提琴分谱36-43小节Rudolf版(1977)是E大调(C大调移调记谱)。将定弦E-A-D-G移高小三度,得实际音高G-C-F-B。移高小三度以后,演奏C大调的乐谱时得到的实际音高就是移高一小三度的E大调。钢琴伴....
本文编号:3979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97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