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当代贵州苗族音乐的传播实践,研究起点是其传承策略的封闭性和传播策略的现代性。研究的构想与基本思路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的现状,并深刻揭示其现代性特征,同时,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观点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其关于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不同价值观,以此进一步提出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文化策略和行动策略。本文主要的理论来源包括文化全球化理论、后现代文化、文化传播、文化生态、人类学、教育学、文化产业、苗族文化研究等。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简要地梳理了贵州苗族音乐的文化空间结构及其研究历程,对传承与传播两个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比较与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二章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的民间自然传播,包括“民间自然传播的历时性梳理和功用概述”、“苗族音乐‘代际传播’的行为方式与个案调查”、“苗族音乐‘族际传播’的行为观念与个案调查”以及“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挑战”四个部分。 第三章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的现代媒介传播,包括“贵州苗族音乐创作传播及个案分析”、“贵州苗族音乐表演传播及个案分析”、“贵州苗族音乐文化原生态推介”以及“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与现代性症结”四个部分。 第四章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播,包括“20世纪下半叶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21世纪以来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现代性悖论”三个部分。 第五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梳理和探讨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和社会舆论,包括“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与新闻导向”、“青年学生群体社会舆论的问卷调查”、“文化学者群体社会舆论的深度访谈”三个部分。 第六章为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文化策略和行动策略的探析。其中文化策略包括“价值判断的文化自觉观”、“研究策略的文化全球观”、“信源策略的文化主体观”、“信道策略的多层分级观”、“解读策略的文化相对观”、“交流策略的主体间性观”、“产业策略的文化生态观”。行动策略则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方面:1)以“合目的、合规律”的生产实践维护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生态;2)从“元素型”转向“文化型”的贵州苗族音乐创演传播;3)回归民间主体性行为,重构贵州苗族音乐的“原生态”推介;4)以“交往理性”重构贵州苗族音乐当代教育传播体系;5)以“主体选择”策略重构贵州苗族音乐保护体制。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 贵州苗族音乐 民间自然传播 现代媒介传播 学校教育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绪论13-39
- 一.选题缘起13-27
- (一) 全球化视野下的贵州苗族文化状貌13-17
- (二) 音乐人类学的自我经验转换17-22
- (三)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的现代性变迁22-27
-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27-31
- (一) 研究思路27-28
- (二) 研究方法28-31
- (三) 研究意义31
- 三.多维视野的学科参照与文献梳理31-39
- (一) 多维视野的学科参照31-35
- (二) 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献梳35-39
- 第一章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生态环境与类型划分39-70
- 第一节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生态环境与研究历程39-52
- 一.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生态环境39-43
- 二.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研究历程43-52
- (一) 20世纪上半叶的研究43-46
- (二) 20世纪下半叶的研究46-48
- (三) 新世纪之交的研究48-52
- 第二节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研究类型52-70
- 一.何谓“传承”?何谓“传播”?52-61
- (一) 何谓“传承”52-56
- (二) 何谓“传播”56-61
- 二.传承与传播的属性及其关系61-67
- (一) 传承与传播的属性比较61-63
- (二) 依据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问题情境的概念建构63-67
- 三.贵州苗族传播研究的类型划分67-70
- (一) 民间自然传播67
- (二) 现代媒介传播67-68
- (三) 学校教育传播68-69
- (四) 生产行为传播69-70
- 第二章 贵州苗族音乐的民间自然传播70-118
- 第一节 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历时性梳理与功用70-81
- 一.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历时性梳理70-75
- (一) 出土实物梳析71-72
- (二) 史料文献梳析72-73
- (三) 民间口述辑录73-75
- 二.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功用75-81
- (一) 信源:苗族音乐作为历史文化75-77
- (二) 信道:苗族音乐作为媒介手段77-81
- 第二节 苗族音乐“代际传播”的行为方式81-97
- 一.个案描述:杨昌杰及其社区81-87
- 二.“代际传播”的传习机制87-92
- (一) 家族传习机制87-89
- (二) 民俗活动传习机制89-91
- (三) 师承传习机制91-92
- 三.“代际传播”的传习策略92-97
- 第三节 苗族音乐“族际传播”的行为观念97-112
- 一.族际关系研究理论的梳理98-100
- 二.苗族音乐“族际传播”的文献与民间传说100-102
- 三.个案研究:草苗音乐的“族际传播”——一种迁徙包裹互动关系102-112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挑战112-118
- 一.自然环境和物质基础方面的挑战113-115
- 二.外来文化挤压所造成的挑战115-118
- 第三章 贵州苗族音乐的现代媒介传播118-159
- 第一节 贵州苗族专业音乐创作传播及个案分析118-136
- 一.贵州苗族专业音乐创作传播概述119-123
- 二.创作特点及个案分析123-136
- (一) 创作目的123-132
- (二) 技术手段:苗族音乐作为元素和西方音乐的体裁思维132-136
- 第二节 贵州苗族专业音乐表演传播及个案分析136-146
- 一.贵州苗族专业音乐表演传播概述136-140
- 二.表演传播特点及个案分析140-146
- (一) 表演传播目的140-144
- (二) 技术手段:现代性“祛魅”的呈现方式144-146
- 第三节 贵州苗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推介146-154
- 一.贵州苗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推介概述147-150
- 二.“原生态”推介的特点150-154
- 第四节 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与现代性症结154-159
- 一.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154-156
- 二.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现代性症结156-159
- 第四章 贵州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播159-207
- 第一节 20世纪下半叶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160-173
- 一.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萌芽160-162
- 二.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创建162-173
- (一) 艺术专业院校的苗族音乐教育传播162-165
- (二) 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苗族音乐教育传播165-167
- (三)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创建的社会文化背景167-173
-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173-194
- 一.总体状貌及其类型划分173-177
- (一) 总体状貌173-174
- (二) 类型划分174-177
- 二.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177-187
- (一) 专业型教育的个案调查177-180
- (二) 结构型教育的个案调查180-187
- 三.当下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的目标及其“模拟性”特点187-194
- (一)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目标:文化代际传播188-191
- (二)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模拟性”特点191-194
- 第三节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现代性悖论194-207
- 一.“同一性”中的“差异”教育观念195-198
- 二.教育研究策略的“同一性”怪圈198-201
- 三.“文化代际传播”的“封闭性”201-207
- (一)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封闭性”201-203
-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下的“封闭性”203-207
- 第五章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和社会舆论207-253
- 第一节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与新闻导向207-218
- 一.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208-214
- (一) 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地方策略208-210
- (二) 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地方策略210-212
- (三) 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地方策略212-214
- 二.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新闻导向214-218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来自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舆论218-230
- 一.调查目的、问题设计218-219
- (一) 调查目的218-219
- (二) 问卷设计219
- 二.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219-227
- (一) 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220
- (二)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220-227
- 三.被调查大学生置于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的价值观念227-230
- 第三节 深度访谈:来自文化学者群体的社会舆论230-253
- 一.关于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社会舆论231-237
- (一) 关于口传心授行为方式的言论231-234
- (二) 关于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当下境遇的讨论234-237
- 二.关于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社会舆论237-240
- (一)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动因237-238
- (二)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核心目标238-240
- 三.关于贵州民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社会舆论240-251
- (一) 针对现代媒介本身的批评240-243
- (二) 对“原生态”及其现代媒介推介的不同认识243-247
- (三) 关于苗族音乐创作传播的讨论247-251
- 四.焦点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冲突与共识的价值观立场251-253
- 第六章 基于社会舆论的贵州苗族音乐全球化传播策略253-278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文化策略254-268
- 一.价值判断的文化自觉观254-256
- 二.研究策略的文化全球观256-258
- 三.信源策略的文化主体观258-260
- 四.信道策略的多层分级观260-262
- 五.解读策略的文化相对观262-264
- 六.交流策略的主体间性观264-266
- 七.产业策略的文化生态观266-268
-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行动策略268-278
- 一.以“合目的、和规律”的生产实践维护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生态269-270
- 二.从“元素型”转向“文化型”的贵州苗族音乐创演传播270-272
- 三.回归民间主体性行为,重构贵州苗族音乐的“原生态”推介272-273
- 四.以“交往理性”重构贵州苗族音乐当代教育传播体系273-275
- 五.以“主体选择”策略重构贵州苗族音乐保护体制275-278
- 结语278-281
- 参考文献281-294
- 致谢294-295
- 附录295-302
- 附录一:为青年大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295-299
- 附录二:为专家学者设计的访谈提纲299-302
- 自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302-304
- 后记304-3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运行机制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2 彭兆荣;;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高鸿;;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困境[J];教学与研究;2006年12期
4 张山;试论近代苗族社会政治状况及其变化[J];民族研究;1993年06期
5 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6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张森林;;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苏平富;交往行为、话语伦理与民族国家主权的终结——哈贝马斯主权终结论的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慧真;教育与民族认同: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认同的建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来金;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应华;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43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