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山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3:06
本文关键词:白茆山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白茆山歌生长在江苏省常熟市白茆塘流域,江南水乡的景色孕育了白茆山歌清丽柔婉的曲调,白茆人民的勤劳和善良质朴,又赋予了白茆山歌亲切朴素的语言和真挚含蓄的感情,作为江南吴歌的重要支系,白茆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民族艺术花园里绽放着它那独有的芬芳。它以江南水乡为沃土、以口口相传为支撑,以吴语方言为特色,成为一朵民间艺术奇葩,经过世世代代的传唱和延续,经久不衰,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文以白茆山歌为研究对象,从起源、现今发展状况两方面介绍白茆山歌的概况;从节奏节拍、调式、曲式结构等入手分析其音乐风格特征;从修辞手法、合辙押韵和词体结构分析白茆山歌的歌词特点等等。通过对白茆山歌这几部分的研究,旨在为白茆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以及为江南吴地山歌的音乐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白茆山歌 音乐风格特征 演唱方法 歌词特点 地方语言色彩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研究缘起9-10
- (一)白茆山歌的自身魅力9
- (二)苏州本土文化的魅力9-10
- 二、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四、研究内容12-13
- 第一章 白茆山歌的概况13-25
- 第一节 白茆山歌的起源13-17
- 一、起源的时间13-16
- 二、产生的条件16-17
- 第二节 白茆山歌现今的发展状况17-25
- 1、山歌馆的建立18-19
- 2、山歌集的问世19-20
- 3、山歌节的举办20-22
- 4、山歌队的发展22-25
- 第二章 白茆山歌的种类25-32
- 一、引歌25-26
- 二、盘歌26
- 三、劳动歌26-27
- 四、仪式歌27
- 五、情歌27-28
- 六、生活歌28-29
- 七、传说故事歌29-30
- 八、儿歌30
- 九、时政歌30-31
- 十、“小调”歌31
- 十一、新民歌31-32
- 第三章 白茆山歌的特征32-63
- 第一节 白茆山歌的基本特征32-33
- 一、演唱场所32
- 二、演唱时间32-33
- 三、演唱者33
- 第二节 白茆山歌的音乐风格特征33-46
- 一、节奏节拍34-37
- 二、调式37-42
- 三、曲式结构42-45
- 四、演唱形式45-46
- 第三节 白茆山歌的演唱方法46-48
- 一、演唱特点46-47
- 二、演唱方法47-48
- 第四节 白茆山歌的歌词特点48-57
- 一、修辞手法48-53
- 二、合辙押韵53-55
- 三、词体结构55-57
- 第五节 白茆山歌的地方语言色彩57-61
- 第六节 白茆山歌的保护和传承61-63
- 一、保护传承人、培育接班人61-62
- 二、借助媒体宣传、加大政府扶持力度62
- 三、广泛走进高校62-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6
- 图片来源66-67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龙;冯梦龙《山歌》与“白茆山歌”[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3期
2 邹养鹤;;吴地一绝 白茆山歌[J];广播歌选;2011年07期
3 邓根芹;周英;;白茆山歌的量词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白茆山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44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