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9:05
本文关键词: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它以声音为载体,而声音具有瞬间性、直接性,因此长期以来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感性的学科,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也总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感觉,理性被排斥在音乐艺术之外。那么,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除了音乐表象和情感体验等感性活动以外,究竟是否存在着理性活动?感性和理性是怎么统一在一起的呢? 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艺术理论中,提出了“意象”这个概念。认为,一个从事音乐活动的人如果头脑里没有音乐意象的出现,就不可能有很好的音乐表现和体验水平。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角度上来说,音乐意象是音乐活动加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感性和理性信息融合加工的现象与过程。它是存在于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甚至欣赏者头脑中不可或缺的中介要素,是音乐图像(表象)、意义(思想、价值观、理想追求)、情感等有机结合的产物。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叶朗先生指出:“意象”是艺术的本体。不管是艺术创造的目的,艺术欣赏的对象,还是艺术品自身的同一性,都会归结到意象上来。对艺术来说,意象统摄着一切: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意绪:统摄着作为媒介的物质载体;统摄着艺术家和欣赏者的感兴。因此,艺术中的审美问题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音乐意象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中介环节,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它可以使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高效而愉悦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本项研究主要探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意象加工方式是否存在不同的水平?是否对音乐实践活动有显著影响?以此来证明音乐意象认知的作用,这对拓展认知加工理论并将其运用到音乐实践、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整篇文章写作分上篇、下篇两个部分。 上篇(第1部分-第3部分)是理论研究。首先从音乐意象的定义、作用、神经机制、心理加工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长期以来音乐意象研究中存在研究者将“音乐意象”与“音乐形象”混为一谈的现象,音乐意象定义不准确的情况,这种现象是导致音乐感性和理性认识偏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音乐意象是音乐表象(听觉表象、视觉表象)和音乐意义(音乐的本体知识、背景知识、音乐情感)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创造性图像。其次,是本项研究的价值与构成。 下篇(第4部分-第11部分)是实证研究。针对音乐意象是否存在着听觉表象、视觉表象;音乐意象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加工水平;其加工水平是否与音乐实践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例)存在正相关等问题提出了3个假设,并设计了两项主体实验(实验1音乐意象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生成水平考察;实验2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实验).围绕主体实验,形成了七个分项研究: 研究1音乐审美和音乐意象审美词频考察,其中包含以下两个子研究; (1)音乐意象美感判断词频文献考查; (2)青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维度及调频问卷调查; 研究2音乐意象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生成水平考察; 研究3音乐意象探索、验证性因素分析; 研究4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实验研究; 研究5音乐欣赏探索、验证性因素分析; 研究6音乐欣赏水平测试; 研究7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欣赏相关研究; 本项研究所得分结论如下: (1)对于任何音乐材料,即使单一、静止的,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被试大都能产生听觉表象、视觉表象或视听兼有的表象;(2)不同音乐材料对视听表象个数、美感判断等方面有一定影响。随着音乐材料的丰富、音乐元素的增加,音乐材料熟悉程度的增加,节奏、旋律材料与单一、静止的材料在视听表象个数、美感判断方面差异显著,且视听表象同时存在的被试显著优于只有一种表象存在的水平;(3)不同专业被试,音乐意象中的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有显著差异;(4)不同专业在视、听表象个数选择时间、听觉表象美感判断时间上差异显著,音乐专业被试长于文科专业被试,文科专业被试长于理科专业被试;(5)对于单一、静止的音乐材料,视听表象兼有的被试与仅有一种表象产生的被试在视、听表象美感判断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节奏、旋律材料下,视觉表象、听觉表象美感判断差异显著。 本项研究所得总结论如下: (1)音乐意象包含了音乐本体知识性、音乐背景知识性、听觉表象性、视觉表象性、音乐情感性等5个因素。自编的音乐意象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音乐意象的测评工具。 (2)音乐意象存在七种不同的加工水平。(见图1-1) (3)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实践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例)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即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有着积极的作用。 (4)音乐意象中听觉表象、音乐情感、音乐本体知识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所起到的预测作用最大。 (5)音乐欣赏包含了音乐感知、标题音乐审美创造、无标题音乐审美创造、音乐形式性、音乐审美侧重性等10个因素。自编的音乐欣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音乐欣赏的测评工具。 本项研究证明了音乐意象的确存在着不同的加工水平,同时也证明了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对音乐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创新点表现在:基于前人的研究,对音乐意象和音乐欣赏两个概念进行内隐结构因素分析;澄清了“音乐意象”与“音乐形象”的区别;对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的深浅、高低进行了深入认识,证明了音乐意象加工存在七种不同的水平,其水平的高低与音乐实践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例)存在正相关。同时也证明了音乐意象认知策略是音乐教育中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本项研究首次为音乐心理学、音乐学、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对音乐意象的研究提供了衡量指标、研究方法等新知识。
【关键词】:音乐意象 加工水平 音乐欣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4
【目录】:
- 中文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1 问题提出15-17
- 1.1 音乐意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应用问题15
- 1.2 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中有关音乐意象深层研究不足15-16
- 1.3 音乐是纯感性活动吗?16-17
- 2 文献综述17-43
- 2.1 音乐意象存在证据的研究17-18
- 2.2 音乐意象内涵研究18-23
- 2.2.1 音乐意象概念18-19
- 2.2.2 音乐意象与音乐形象19-21
- 2.2.3 音乐意象特点21-22
- 2.2.4 音乐意象内涵述评22-23
- 2.3 音乐意象作用研究23-26
- 2.3.1 音乐意象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23
- 2.3.2 音乐意象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23-24
- 2.3.3 音乐意象对音乐技能训练的作用24-25
- 2.3.4 音乐意象作用研究启示25-26
- 2.4 音乐意象心理加工水平研究26-33
- 2.4.1 认知心理学加工水平说理论与实证研究对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的启示26
- 2.4.2 认知心理学心理加工水平区分的类型研究26-27
- 2.4.3 认知心理学心理加工模型理论探讨27-29
- 2.4.4 音乐意象心理加工实证研究29-32
- 2.4.5 音乐意象心理加工模式研究评价32-33
- 2.5 音乐欣赏研究33-38
- 2.5.1 音乐欣赏概念梳理33-35
- 2.5.2 音乐欣赏与音乐意象关系研究35-36
- 2.5.3 音乐欣赏中意象认知神经科学研究36-38
- 2.6 音乐意象及加工水平研究评价及存在的问题38-39
- 2.7 音乐意象的定义及理论结构39-43
- 3 本项研究的构成与价值43-49
- 3.1 本项研究的基本构成43-46
- 3.1.1 基本问题43-44
- 3.1.2 基本假设44
- 3.1.3 基本板块44-45
- 3.1.4 基本思路与技术线路45-46
- 3.2 研究价值与创新46-49
- 3.2.1 理论价值46-47
- 3.2.2 实践价值47-48
- 3.2.3 创新价值48-49
- 4 研究一 音乐审美和音乐意象审美词频考察49-63
- 4.1 音乐意象美感判断词频文献考察49-56
- 4.1.1 研究目的49
- 4.1.2 各种相关文献考察49-56
- 4.2 音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维度及词频问卷调查56-63
- 4.2.1 目的56
- 4.2.2 方法56
- 4.2.3 过程56
- 4.2.4 结果与分析56-61
- 4.2.5 讨论61-62
- 4.2.6 结论62-63
- 5 研究二 音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生成水平考察63-93
- 5.1 研究目的63
- 5.2 研究方法63
- 5.2.1 被试63
- 5.2.2 实验材料63
- 5.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63-64
- 5.3.1 实验设计63
- 5.3.2 实验程序63-64
- 5.4 统计分析64-65
- 5.5 实验结果65-86
- 5.5.1 被试在10种音乐材料下视、听表象及美感判断的描述统计65-70
- 5.5.2 不同专业被试完成10种音乐材料的表象加工卡方检验70-80
- 5.5.3 不同音乐材料、不同专业被试表象选择时间差异检验80-86
- 5.5.4 视听表象兼有的被试与仅有一种表象的被试美感判断T检验86
- 5.6 分析与讨论86-90
- 5.6.1 不同音乐材料对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的影响86-87
- 5.6.2 不同专业被试音乐听觉表象、视觉表象比较87-89
- 5.6.3 不同专业、不同音乐材料表象选择时间的差异89
- 5.6.4 视听表象同在的被试与仅有一种表象的被试对美感判断的差异89-90
- 5.7 结论90-93
- 6 研究三 音乐意象结构探讨93-103
- 6.1 音乐意象的理论结构93
- 6.2 预备性研究93-94
- 6.2.1 访谈93
- 6.2.2 初测项目的形成93-94
- 6.2.3 预试及其结果分析94
- 6.3 音乐意象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94-96
- 6.3.1 研究被试94
- 6.3.2 结果94-96
- 6.4 音乐意象验证性因素分析96-100
- 6.4.1 问卷编制96-97
- 6.4.2 被试97
- 6.4.3 结果97-100
- 6.5 音乐意象结构及释义100
- 6.6 讨论100-101
- 6.7 结论101-103
- 7 研究四 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实验103-121
- 7.1 实验目的103
- 7.2 研究方法103
- 7.2.1 研究被试103
- 7.2.2 实验材料103
- 7.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103-104
- 7.3.1 实验设计103-104
- 7.3.2 实验程序104
- 7.4 实验结果104-115
- 7.4.1 不同专业被试音乐意象加工种类统计104-110
- 7.4.2 不同材料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反应时间统计110-111
- 7.4.3 不同材料音乐意象加工顺序比较情况111-115
- 7.5 分析与讨论115-119
- 7.5.1 对音乐意象五个加工种类,大多数被试选三或二115
- 7.5.2 不同被试、不同音乐材料对意象加工种类的影响115-116
- 7.5.3 不同音乐材料下音乐意象加工水平116-118
- 7.5.4 不同音乐材料下音乐意象加工反应时间不同118-119
- 7.5.5 不同音乐材料下音乐意象加工顺序不同119
- 7.6 结论119-121
- 8 研究五音乐欣赏探索性因素分析121-137
- 8.1 音乐欣赏121-122
- 8.1.1 音乐欣赏内涵研究121-122
- 8.2 音乐欣赏结构预备性研究122-124
- 8.2.1 访谈和开放式问卷122-123
- 8.2.2 初测项目的形成123
- 8.2.3 评定、修改初始问卷123-124
- 8.3 音乐欣赏结构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124-133
- 8.3.1 研究被试124
- 8.3.2 结果124-133
- 8.4 音乐欣赏结构与释义133
- 8.5 讨论133-135
- 8.6 结论135-137
- 9 研究六 音乐欣赏水平测试137-143
- 9.1 目的137
- 9.2 方法137
- 9.2.1 被试137
- 9.2.2 材料137
- 9.2.3 仪器137
- 9.2.4 程序137
- 9.3 结果137-140
- 9 3.1 不同专业被试爵乐欣赏总分统计137-138
- 9.3 2 不同专业被试音乐欣赏各个构成因素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138-140
- 9.4 分析与讨论140-141
- 9.4.1 音乐、文科与理科专业被试在音乐欣赏总分及各构成因素水平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140-141
- 9.5 结论141-143
- 10 研究七 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欣赏水平相关研究143-155
- 10.1 研究目的与方法143
- 10.2 结果143-151
- 10.2.1 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欣赏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143-151
- 10.3 分析与讨论151-153
- 10.3.1 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对音乐欣赏水平具有积极作用151
- 10.3.2 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欣赏水平各因素之间有较高正相关151-152
- 10.3.3 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情感、音乐本体知识对音乐欣赏水平有预测作用152-153
- 10.4 结论153-155
- 11 总讨论、结论与展望155-161
- 11.1 总讨论155-157
- 11.1.1 音乐意象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关系研究155-156
- 11.1.2 音乐意象及其加工水平156-157
- 11.1.3 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157
- 11.2 总结论157-158
- 11.3 研究展望158-161
- 12 参考文献161-171
- 中英文术语对照171-173
- 附录173-203
- 致谢203-204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课题研究20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辉;;从久石让的动漫配乐看音乐元素在动漫影视中的运用和功能[J];电影文学;2013年14期
2 尹德;李英;;高中阶段学生音乐欣赏水平能力调查研究——以绵竹市南轩中学学生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丽君;美感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及对变化觉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福东;心理咨询师着装类型对来访者求助意愿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2 梁梦童;多人协同的原创音乐社交服务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2年
3 殷s
本文编号:444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44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