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乐制度与孔子的音乐思想
发布时间:2017-06-17 01:07
本文关键词:周代礼乐制度与孔子的音乐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周代的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周人的一大创举就是融礼制于音乐之中,以乐辅礼,,推行教化。而处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则是周代礼乐文化的忠实信徒,一生都在进行着克己复礼的,挽救礼乐文化的努力。周代的礼乐文化以及孔子的音乐思想大多见于《礼记》、《周礼》、《仪礼》、《论语》以及《春秋左传》之中。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粲然大观的周代礼乐制度,从礼的起源说起,分析周公制礼作乐的主要内容以及周人在社会政治、日常生活中的礼乐活动,从中体现出周人的精神风貌。 第二部分:孔子的音乐思想,包括音乐实践和音乐思想。特别强调孔子的音乐实践,是为了证明孔子的音乐思想绝对不是空谈,而是音乐实践以及生活经历的结晶。关于孔子的音乐思想,主要从礼与乐的关系、“和”的音乐美学思想、雅乐与淫乐以及音乐的审美标准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三部分:结语,是作者本人对于音乐所带来的诗意人生的感慨,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关键词】:周代 礼乐文化 孔子 音乐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0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引言7-8
- 第一章 粲然大观的周代礼乐制度8-16
- 一、事神致福——关于礼的起源8-10
- 二、郁郁乎文哉——关于周代礼乐制度10-16
- (一) 周公制礼作乐10-14
- (二) 周人尚乐14-16
- 第二章 孔子的音乐思想16-38
- 一、孔子的音乐实践16-19
- (一) 歌唱16-17
- (二) 鼓琴17-18
- (三) 鼓瑟18
- (四) 击磬18-19
-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19-38
- (一) 礼乐相成,以礼节乐—关于“乐”与“礼”的关系19-23
- (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于“和”的音乐美学思想23-27
- (三) 郑声淫,放郑声—关于“雅乐”与“淫乐”27-32
- (四)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关于音乐的审美标准32-38
- 结语:音乐带来的诗意人生38-39
- 参考文献39-40
- 期刊参考40-41
- 后记4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宝琴;《乐记》感兴观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黄河;周代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周代礼乐制度与孔子的音乐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45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