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受众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受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受众。在长期受欧美流行概念强势主导的华语乐坛里,“中国风”流行音乐以其新奇方式将中国文化形象推向世界,改变了传统音乐文化在流行音乐领域的“边缘化”地位。一曲优秀的“中国风”歌曲是融古典诗词文化、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唱法于一体的完美表达,使流行音乐开始兼具“通俗”与“高雅”的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受众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他们是时尚的追求者,也是新颖潮流的先锋者,更是积极向上的好学者。他们率先接受和传播这种“中国风”音乐风格。在由媒体推波助澜所形成的流行歌坛迅猛之势下,广告商更充分利用受众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注意力,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一股商业“中国风”,这样,“中国风”流行音乐受众也就具备了商品性质,这就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商品论”理论的集中体现。 “中国风”在流行音乐领域早已出现,但真正流行起来却是在本世纪以来的最近几年。以周杰伦和方文山为代表的音乐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承袭以往“中国风”,加以创新,打造出这种新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紧随其后大量跟风而来的音乐作品体现了受众的从众心理,加上由于其创造打破了旧有规则,正好吻合了受众对旧事物的抵制和对新事物积极尝试的好奇心理,而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糅合也迎合了受众在文化冲击下,对本民族文化渴求了解与认识的需要,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心理。
【关键词】:中国风 流行音乐 受众 受众心理 文化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3
- 第一节 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8-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10-12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概念、形成及现状13-24
- 第一节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概念14-16
- 第二节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形成16-20
- 第三节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现状20-24
- 第三章 "中国风"流行音乐受众的特征24-39
- 第一节 "中国风"流行音乐受众的基本特征25-30
- 第二节 "中国风"流行音乐受众的商品特征30-39
- 第四章 "中国风"流行音乐受众的心理39-48
- 第一节 从众心理39-41
- 第二节 传统回归心理41-44
- 第三节 好奇心理44-48
- 结语48-52
- 参考文献52-57
- 附录157-60
- 附录260-61
- 致谢6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30年的美学变迁[J];北方音乐;2009年03期
2 宋秋敏;;试论周杰伦专辑中歌词意象的古典化倾向[J];词刊;2006年11期
3 宋秋敏;;浅析周杰伦专辑中歌词的传统化修辞[J];词刊;2007年04期
4 孟丽;;“风花雪”乐——浅析中国当下流行音乐“中国风”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5 梅雨恬;;“中国风”歌曲:传统的现代奇观——对流行歌曲“中国”意象变迁的文本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6 胡娜;;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7 彦岚;;中国古典元素的“时尚复出”[J];观察与思考;2006年Z1期
8 王志辉;;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初探[J];黄河之声;2008年21期
9 卡登 ,金经言;音乐社会学(续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N];辽宁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陈琛;数字娱乐产业视野中的受众审美接受心理透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s,
本文编号:493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49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