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许舒亚
本文关键词:风采——许舒亚
更多相关文章: 上海音乐学院 作曲 第三阶段 电子音乐 博士生导师 交响乐 意大利 法国 亚历山大 上海市
【摘要】:正许舒亚,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92年获巴黎音乐学院(CNSMDP)高级作曲班一等奖文凭(硕士),1994年获该学院第三阶段作曲大师班文凭(博士)。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千人计划"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曾获1982年美国亚历山大.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一等奖,法国第五届贝藏松国际交响乐作曲比赛第一大奖,法国第21届布尔热国际电子音乐作曲大赛第二大奖,意大利第15届吕齐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作曲 第三阶段 电子音乐 博士生导师 交响乐 意大利 法国 亚历山大 上海市
【分类号】:J605;K825.76
【正文快照】: 许舒亚,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92年获巴黎音乐学院(CNSMDP)高级作曲班一等奖文凭(硕士),1994年获该学院第三阶段作曲大师班文凭(博士)。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千人计划”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曾获1982年美国亚历山大.齐尔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独奏、重奏及多种形式组合作品)获奖名单[J];北方音乐;2011年04期
2 夏楠;留学中国的拉法埃拉在意大利[J];中国音乐;1986年03期
3 ;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作品)获奖名单[J];北方音乐;2011年04期
4 王安潮;;走向新音响的前沿——2006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综述[J];人民音乐;2007年03期
5 杨和平;;无疆界的漩涡——“2008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述评[J];人民音乐;2009年01期
6 杨东晓;;“琴”有独钟[J];新世纪周刊;2007年10期
7 倪朝晖;;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2008上海国际计算机电子音乐发展研讨峰会后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年05期
8 倪朝晖;;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2008上海国际计算机电子音乐发展研讨峰会述评[J];人民音乐;2009年07期
9 孙;;上海音乐学院举行莫扎特作品系列音乐会[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10 孟建军;;大鹏展翅 一飞冲天[J];乐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2 孙展;;具体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相互渗透——电子音响型作品《Who’s Voice(1998)》的制作札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3 ;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萧友梅一百二十周年诞辰纪念仪式在沪举行[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4 ;星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5 李小诺;;音乐结构原则形成的心理平衡效应[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齐东海;;音乐与创造性思维——抖动你创新的翅膀[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树荟;;我们时代的欣赏处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马建华;;“面罩”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紫茵;中国指挥学会在京召开年会[N];音乐周报;2006年
2 任海杰;加倍重视新作品演奏[N];音乐周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丹;中国竖琴制造:孤弦曲难成[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彝族歌手者建周楚雄放歌[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本报通讯员 吴霞蓉;绿衣人奉献交响乐盛宴[N];中国邮政报;2011年
6 于青;写心境 作心曲 唱心声[N];人民日报;2007年
7 公强 曹博;音乐,于青岛大街小巷流淌[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谢英军;谋求双排键发展契机[N];音乐周报;2007年
9 程兴旺;创作与学术融合 个性与人文并重[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郑荣健;关峡:创作人民需要的高雅音乐[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甜甜;混合型电子音乐中室内乐队与电子音乐之创作理念及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2 周佼佼;电子音乐作品的“分层解读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刘思军;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东方语境[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0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扬;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原理与技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肖继鹏;电子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蓉蓉;声与乐的交织[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4 张赢;作品《Concubia Nocte》的音乐与音响构成剖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唐皓;电子音乐的发展及分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议萱;电子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健;笛、箫乐器与电子音乐[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宋宁;电子音乐中的互动行为构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金玲;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特点及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秋筱;中国(大陆)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特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27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2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