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述评
本文关键词: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述评
【摘要】: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本文通过对音阶形态和宫调关系以及速度、节奏变化与乐曲的结构形态两个方面的分析来探讨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旨在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提供详细的参考。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二胡 刘天华 乐音形态 传统音乐
【分类号】:J632.21
【正文快照】: 刘天华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非常出色的民族乐器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将一生都付诸民族器乐的教学、演奏和创作,为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琵琶曲、二胡独奏曲、民族器乐合奏曲,此外,他还擅长乐曲改编以及练习曲的编写。刘天华不但精通中国传统音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兴华;纪念民族音乐家刘天华逝世五十周年[J];中国音乐;1982年03期
2 呼延梅文;刘天华二胡学派与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龙玉兰;刘天华与二胡艺术[J];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施咏;;刘天华及“刘氏三杰”研究述评(下)[J];音乐研究;2008年03期
5 ;刘天华先生影响我的一生[J];人民音乐;1995年07期
6 徐金阳;刘天华音乐思想论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王佐世;继往开来,开创民族音乐改革的新局面—— 纪念刘天华逝世60周年[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8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写在纪念民族音乐家刘天华诞辰100周年音乐会之后[J];人民音乐;1995年07期
9 高云山;“五四”精神与二胡艺术——刘天华创作浅探[J];齐鲁艺苑;1999年03期
10 黄闻绘;刘天华对中国音乐的历史贡献[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裴诺 董大汗;刘天华纪念音乐会在京隆重举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梁茂春;刘派二胡展风采[N];音乐周报;2003年
3 徐沛东;在“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裴诺;大师的音乐滋养了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张粉琴 顾雷鸣;刘天华阿炳中国民乐基金会在宁成立[N];新华日报;2009年
6 天华艺校 史影;弘扬天华精神 打造民乐品牌[N];江阴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紫茵;新天地开放民乐新花[N];音乐周报;2006年
8 宋飞;“月映千江”话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何山 郭娟;刘天华华彦钧(阿炳)作品音乐会暨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郑英;民乐历史积淀3位大师各领风骚[N];江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3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越;试论刘天华的琵琶曲《改进操》[D];山西大学;2013年
3 张欣;刘天华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亚莉;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初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蕊蕊;刘天华二胡学派的创建对二胡教学体系的贡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李娟;刘天华二胡作品的传播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高璐;对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钟阳;二胡曲《空山鸟语》演奏版本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10 王寒;一轮明月,,两种情怀[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65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6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