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听之以心—盲琴童器乐学习模式及对正常琴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3 05:43

  本文关键词:听之以心—盲琴童器乐学习模式及对正常琴童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盲琴童 专一听觉机制 技巧获得


【摘要】:盲琴童在进行器乐学习时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劣势在于他们不能直观地看着乐谱练习,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时他们要花费比普通琴童更多的时间先背谱,再练习。其优势体现在盲琴童学习器乐时以听觉为主导因素,这是音乐学习中对音乐感悟最直接的方法;盲琴童练习时不受视力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本身,用熟能生巧的练习方法演绎了大跨度准确无误的弹奏;盲琴童上台表演时与练习时周围环境都始终如一,因此不受紧张等心理因素问题的干扰,完美的表达乐曲的音响。以上都是正常琴童学琴、表演时所缺乏的东西。笔者从全国几十位盲琴童中筛选出了四位极具代表性的盲琴童,通过跟踪采访,电话访谈,网络联系等方式对盲琴童本人、他们的家长以及老师进行采访,从他们的技巧习得方面以及演奏方面归纳总结出了一些优于视力正常琴童的学习方法,以期望对正常琴童的练琴以及表演有所启示和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盲琴童 专一听觉机制 技巧获得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5
  • 选题缘起8-11
  •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11-12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2-13
  • (一) 盲童音乐教育相关论文12-13
  • (二) 盲童器乐学习相关论文13
  • 研究对象13-14
  • 研究方法14-15
  • 1. 调查研究法14
  • 2. 观察法14
  • 3. 访谈法14
  • 4. 文献研究法14-15
  • 一、视力残疾儿童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15-19
  • (一) “盲”的定义15-16
  • (二) 视力残疾儿童的生理特征16-17
  • (三) 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17-19
  • 二、盲琴童钢琴学习的特点19-28
  • (一) 听觉为主导的感知模式19-22
  • (二) 心、耳并用的联合机制22-23
  • (三) 优于常人的记忆力23-24
  • (四) 特殊的感悟方式24-25
  • (五) 强大的兴趣动力25-26
  • (六) 演出时的自我调节26-28
  • 三、盲琴童器乐学习中的学与教28-42
  • (一) 盲琴童的学习过程29-36
  • 1. 远距离位移的练习方法29-32
  • (1) 变节奏式练习29-30
  • (2) 贴键式练习30-31
  • (3) 高抬臂式练习31-32
  • 2. 其他技能的练习方法32-36
  • (二) 教师对盲琴童的教学方式36-42
  • 1. 手把手式教学36-37
  • 2. 全身感受式37
  • 3. 身临其境感悟式37-38
  • 4. 多样性的辅助教学38-39
  • 5. 严谨的理论体系39-40
  • 6. 关爱式教学40-42
  • 四、盲琴童器乐学习模式之启示42-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岩华;视障儿童盲态个别矫正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3期

2 杨奎之,李祯;视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665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65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