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赫哲族“伊玛堪”歌手的时代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06 10:33

  本文关键词:赫哲族“伊玛堪”歌手的时代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赫哲族文化 伊玛堪 传统歌手 文化传承


【摘要】:随着村落城镇化进程加快,而真正能够演唱"伊玛堪"的歌手越来越少,"伊玛堪"成为急需保护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是赫哲族历史文化的精髓与标志,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话语时代,"伊玛堪"歌手担当着传承"伊玛堪"说唱艺术的历史重任。纵观赫哲族"伊玛堪"演唱近百年历史的进程,"伊玛堪"歌手的社会地位从村落精神导师走入国家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伊玛堪"歌手身份的变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 伊玛堪 传统歌手 文化传承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三少民族史诗类型研究”(项目编号12BZW13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伊玛堪”是赫哲族口头说唱艺术的代表,千百年来在赫哲族民众中口耳相传,成为赫哲族精神生活的命脉与根基。其浓缩了赫哲族历史文化的精华与血脉,影响并激励着赫哲族世代生产生活的价值取向和生存观念。历史上,讲唱“伊玛堪”是赫哲族重大的民族精神活动,在神圣而庄重的讲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木吉拉;;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树生人神话比较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2 王维波;;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赫哲族史诗《香叟莫日根》英译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3 张淑梅;;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刍议[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陈杰;对少数民族文学分类类目的几点探讨[J];现代情报;2003年08期

5 王敏;;论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批评生成的外部诱因与内在基础[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熊坤新;王换芳;梁秀玲;;柯尔克孜族伦理思想述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熊坤新;丁乙;;羌族伦理思想析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雄X鑫;彭晓霞;;景颇族伦理思想述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熊坤新;彭晓霞;;纳西族伦理思想引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黄任远,于晓飞;纹饰艺术与原始崇拜──日本阿伊努族和中国赫哲族纹饰文化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威;;爱情三重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情歌之比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黄任远;;萨满神话与萨满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黄任远;;英雄神话与祖先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4 徐敬龙;;赫哲族渔猎生活与民族神话、传说的融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5 梁庭望;;从区域共生到中华趋同——少数民族文学演化规律刍议[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6 闫国疆;;神话传说与兄弟民族:新疆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的同一与差异[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罗四,

本文编号:982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82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d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