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沃尔夫《缪利克歌集》音乐与诗的结合
本文关键词:浅析沃尔夫《缪利克歌集》音乐与诗的结合
【摘要】: 胡戈·沃尔夫(Hugo Wolf)(1860-1903)是德国浪漫派后期以艺术歌曲著称的重要作曲家,他在从浪漫时期晚期向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中起到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是德国现代艺术歌曲的典范。缪利克(M(o|¨)rike)是处于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交替的时代的一位诗人,其创作风格已渐渐具有写实主义风格的样态。《缪利克歌集》是沃尔夫成熟期的第一个作品。 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现状。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沃尔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第二部分阐述缪利克的生平及对缪利克歌集的介绍;第三部分通过对《缪利克歌集》中的《就是它》(Erist's)、《小仙子之歌》(Elfenlied)来研究沃尔夫艺术歌曲中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结语部分对沃尔夫艺术歌曲中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的风格特点的总结。
【关键词】:沃尔夫 缪利克 音乐 诗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 沃尔夫的生平、歌曲创作及其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8-13
- 第一节 沃尔夫的生平的介绍8-9
- 第二节 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9-10
- 第三节 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10-13
- 第二章 缪利克简介、沃尔夫的《缪利克歌集》的创作背景及诠释13-18
- 第一节 缪利克简介13-14
- 第二节 沃尔夫《缪利克歌集》的创作背景及诠释14-18
- 第三章 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创作风格、两首沃尔夫《缪利克歌集》的分析及诠释18-41
- 第一节 沃尔夫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创作风格18-21
- 第二节 分析《就是它》(Er ist's)21-28
- 第三节 分析《小仙子之歌》(Elfenlied)28-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乃坤;论弗·沃尔夫的创作[J];文史哲;1990年01期
2 郭龙生;[德]沃尔夫冈·居尔畹教授在国家语委作学术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3期
3 NULLAND;;从迷惘到垮掉[J];延河;2011年04期
4 乔林;;短信的作用[J];世界博览;1992年05期
5 ;大型宝石玉器雕刻的第一人──赫尔穆特·沃尔夫[J];珠宝科技;1994年02期
6 萨拉·巴克瑟,余志刚;巴赫档案的国际追踪[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探长训徒[J];同学;2002年10期
8 蔡兆梅;;论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6期
9 路艳红;;沃尔夫林与贡布里希研究方法比较[J];才智;2009年02期
10 刘彭;;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地位与特色[J];齐鲁艺苑;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宁;;简论默多克的《在网下》[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高一虹;;“实证性假设”与“启发性假说”——语言相对论的双重解读[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魏龙泉;;名作家心中“我们的共同父母”——著名美国编辑家皮金斯[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4 ;前言[A];2002航海实用新技术论文集[C];2002年
5 沈祖炜;;牛津杂记三则[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美国建设太阳能墙[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7 郗杰英;杨守建;;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基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吴慧颖;;毛泽东的文学接受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9 陆扬;;关于后现代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宝义;;新时期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与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匡复;沃尔夫:不要被“幻影”所迷惑[N];文汇报;2007年
2 吴娟;“当官员,诚实是最基本的品质”[N];检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柳;三菱之痛 出路在于重建文化[N];财经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安士莲 程明霞;中国的危险 不在金融在贸易[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左薇薇;中国航线:寻找合理的平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记者 曲玫;袁隆平获得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N];农民日报;2004年
7 栏目主持 邓正来;美国合同法中的实际履行救济[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记者 郝敏;世界邮展布展工作就绪[N];洛阳日报;2009年
9 杰夫;反全球化论者在哪里站错了位置[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谷重庆 见习记者 王露;2008:“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退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克里斯塔·沃尔夫对浪漫主义女性思想的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峰;拉兹权威命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杨代雄;德国古典私权一般理论及其对民法体系构造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吕和应;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纲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郑春泉;十五世纪哥特式绘画风格对意大利绘画影响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9 方华;政策和公众需求与当代英国艺术博物馆的管理[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陈艳波;走向人道——赫尔德历史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芳;浅析沃尔夫《缪利克歌集》音乐与诗的结合[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韩丹;重新审视沃尔夫理论——关于沃尔夫文化取向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4年
3 史怡;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的时间观[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殷小敏;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回归现实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方宜盛;战争的苦难—沃尔夫冈博歇特的叙事文学创作主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赵晖;沃尔夫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董璐;谈沃尔夫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丽;弗吉尼娅·沃尔夫《海浪》的言语特色[D];吉林大学;2009年
9 蘧得芳;试论沃尔夫艺术歌曲的艺术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雪倩;克里斯塔·沃尔夫早期作品中的主体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3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0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