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调”考辨——“清商三调研究”之二
本文关键词:“平调”考辨——“清商三调研究”之二
【摘要】:历史上的清、平、瑟三调(简称"清商三调")是当今乐律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通过文献史料、古琴曲、古琴调弦法等多方面的材料相互印证,揭示了"清商三调"之"平调"的调性,并指出了"平调"宫音所处古琴的"弦位"及其所对应的律位。
【作者单位】: 中原文化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清商三调 平调 平徵调 林钟调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商三调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CYS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12.1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清商三调理论的记载,就目前来说,“陈仲儒论乐”②这段著述应是所见当中最为详细的史料。而涉及“陈仲儒论乐”的文献则有《魏书》、《通典》、《册府元龟》、《玉海》等四种。《魏书·乐志》各种版本均为“平调以宫为主”;《通典》称“平调以角为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年04期
2 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J];音乐研究;1989年02期
3 冯洁轩;调(均) 清商三调 笛上三调[J];音乐研究;1995年03期
4 徐荣坤;释相和三调及相和五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张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证据及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徐倩;;论神怪小说对传统伦理秩序的维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徐华;人事可为 强者当先——墨子“强”论及其精神价值的再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方国武;;《淮南子》文艺理想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郭树青;;《淮南子》中神话的道家色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7 庞勃;李炜玮;;论中国丧葬文化中鬼魂迷信的流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刘全志;;论孔门“七十子”之称的由来和流变[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那薇;道家的游无何有之乡和海德格尔的心灵空间[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福瑞;;北方游牧民族的穹庐观念与毡帐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尚学锋;;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巫东攀;;古琴作品在复调教学中的运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健;;曹丕“文气”说的理论意义及价值[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杜觐位;;试论蜀地得称“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一鸣;西汉用《诗》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莹;《孔子家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劲松;“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黄文燕;价值观与东周时期的齐秦军功爵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莉莉;齐鲁奇士东方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盛楠;中国笙乐的现代开拓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小平;《诗三百》结集成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郭晶;丁承运琴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赵磊;老子政治思想二重结构浅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9 王云开;《论语》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向文斌;春秋时期疾病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年04期
2 郭莹;对“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史料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2年02期
3 徐荣坤;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问世先后、彼此关系及记谱诸问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吴钊;也谈“楚声”的调式问题——读《释“楚商”》一文后的几点意见[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誉声;论音阶及宫调体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项阳;五弦筑定弦刍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3 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年04期
4 何昌林;音调逻辑的“调—声”规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5 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J];音乐研究;1989年02期
6 成军;;清商三调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2期
7 成军;;“清商”乐肇始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卢一飞;;清乐源流述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温和;;魏晋南北朝“三调”歌舞伎乐源流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龙建国;;清商乐及其管理考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玉琴;音乐剧 《五姑娘》展现江南风情[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军;清商三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3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0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