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以比较的视野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发布时间:2017-10-19 03:44

  本文关键词:以比较的视野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更多相关文章: 贝多芬 月光 比较 德彪西 二泉映月


【摘要】: 不同国籍、时代与风格的三位伟大音乐家,通过三首有着不同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的“月光”作品,呈现着独具特色的审美意境,流露出相异又相通的心路历程。本文以音乐感悟为基础,以“乐圣”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为主线,将其与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和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艺称阿炳)的《二泉映月》相比较,以“比较文艺学”的方法和视野对这三首“月光”主题的音乐作品展开对比阐释、深入研究,力求领悟音乐超越国界的无穷魅力,进而达到更深入理解、剖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目的。 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概要阐述了贝多芬的生平、主要音乐创作及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并解读《月光奏鸣曲》的标题意义;第二章解读分析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在创作背景、审美意境、曲式结构、演奏处理等方面的差别;第三章将华彦钧的《二泉映月》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进行对比阐释,发现二者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相通的音乐情感表现,他们分别通过弦与键达到了共同的音乐审美高度;第四章在以上几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贝多芬对于浪漫乐派的影响。这首《月光奏鸣曲》打破了传统奏鸣套曲各乐章的排列次序,将其自由、即兴的性质突出地表现在乐曲中,这使其成为贝多芬由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转变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本论文以中西比较视野研究三首以月光为主题的乐曲,是音乐学与文艺学交叉研究的初步尝试,期望对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贝多芬 月光 比较 德彪西 二泉映月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绪论7-8
  • 第一章 贝多芬及其《月光奏鸣曲》概述8-13
  • 1.1 贝多芬的生平及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8-9
  • 1.2 贝多芬的主要音乐创作9-10
  • 1.3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标题意义解析10-13
  • 第二章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月光》13-28
  • 2.1 "百感交集"和"瞬间成型"——创作背景之别13-17
  • 2.2 朦胧与明朗——审美意境之别17-19
  • 2.3 激昂与沉郁的复杂扭合,舒缓与轻盈的和谐一致——曲式结构之别19-23
  • 2.4 力度与变化的交错,柔和与连贯的调合——演奏处理之别23-28
  • 第三章 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月光曲——以《二泉映月》为参照看《月光奏鸣曲》28-33
  • 3.1 聋与盲——苦难人生孕育音乐精华28-30
  • 3.2 倾泻的情绪表达与含蓄的情感透露30-31
  • 3.3 弦与键的不同处理——共同的审美高度31-33
  • 第四章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对浪漫乐派的影响33-36
  • 结束语36-37
  • 注释37-39
  • 参考文献39-41
  • 参考期刊文章41-42
  • 电子文献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项亮;刘丹;;欣赏贝多芬与德彪西笔下的《月光》[J];电影评介;2008年23期

2 张甜甜;;谈德彪西《月光》音乐审美特征与演奏[J];黄河之声;2007年05期

3 王颖;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王颖;解读德彪西如梦幻般闪烁出光与色彩的《月光》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老洪慧;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风格、曲式、调性及其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6 卞萌;卞萌谈钢琴 第三讲 钢琴曲《月光》及其作者德彪西[J];乐器;1999年06期

7 陶能清;;不一样的月光——浅谈《月光》、《二泉映月》、《月光奏鸣曲》三者的异同[J];云岭歌声;2004年11期

8 冼劲松;从演奏与教学角度简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1058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58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