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6:34

  本文关键词: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原生态民歌 裕固族 传播 文化特征


【摘要】:原生态民歌是人们在其文化生态中进行的一种音乐创作,任何传承与发展原生态民歌的策略与措施,都不可忽视其文化本体,即民族文化。探求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内涵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传承民歌本身,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裕固族民歌的精神内涵。本文从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生态、类别划分以及文化特征等方面入手,旨在为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研究提供一种(历史)文化层面的探讨,以期对原生态民歌在现代社会中常态化的传播方式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裕固族 传播 文化特征
【基金】:西北民族大学2011—2012年度校级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电视传播现状及效果研究”(项目编号12XB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在全世界日益重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中国各民族和地域文化历经千百年,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数量庞大且风格多元的原生态民歌,自然成为大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最熟悉和最直观的对象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地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原生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田力;;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中国音乐文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比较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莉;黄剑敏;;开发影视资源对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2 黄剑敏;李莉;;电影《梅兰芳》中的音乐片段与人物刻画[J];电影评介;2009年08期

3 高璐;;音乐传播媒介与原生态文化保护[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4 顾巨胜;;大众媒体对原生态音乐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年21期

5 谢万章;;《纳瓦木卡姆》唱词阿鲁孜格律对旋律节奏的影响[J];中国音乐;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2 巴吐尔·巴拉提;和田维吾尔木卡姆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电视音乐节目形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希琳;大众文化视角下华语流行歌曲歌词的意义生成[D];兰州大学;2011年

3 梁秋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达斯坦”与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唱段与之对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鸿;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中心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鲍文敏;荆州市沙市区立新乡三板桥村“挑鼓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6 白洁;人口较少民族民歌传承的民族志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胡丽霞;现代传媒与“花儿”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8 谢万章;《纳瓦木卡姆》唱词阿鲁孜格律对音乐旋律节奏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9 党岱;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类电视栏目传播批判[D];河北大学;2008年

10 王静雪;茶艺文化中的民乐艺术[D];河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维平;历史上的龟兹乐与新疆十二木卡姆[J];音乐研究;1988年03期

2 杜亚雄;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与龟兹乐是否无关[J];音乐研究;1989年02期

3 杜亚雄;新疆古代居民的种族特征和现代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J];音乐研究;1995年02期

4 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198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霞;;裕固族民歌传承体系的建立[J];飞天;2011年10期

2 付晓玲;;原生态民歌的理性思考——有感于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设原生态演唱组[J];民族音乐;2006年03期

3 张敬忠;;对原生态民歌的几点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刘红霞;;原生态音乐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5 祁越;;浅谈陕南原生态民歌发展与保护[J];音乐大观;2011年01期

6 朱洁琼;;原生态民歌——草根的咏叹——从“天籁之音·宋庄之夜——中国原生态民歌演唱会”谈起[J];人民音乐;2006年05期

7 刘晖;;原生态民歌概念范畴及存在价值浅析[J];音乐创作;2008年04期

8 刘开封;;浅谈保护原生态民歌的现代意义[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中国原生态民歌在传播领域近年大事记[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10 刘晓真;专家谈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许佳明;;一方水土一方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郝向明;;少儿歌曲创作中的民族特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滕兰花;;浅论侗族大歌在现代传播背景下的传承与发扬[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许佳明;;试论芦墟山歌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沈奕汝;;让渔民号子在海天之间悠扬传唱——舟山渔民号子的艺术综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董茉;;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红;一个民族 两样景观[N];音乐周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阎自伟 周学明;大漠·海子·裕固人[N];张掖日报;2006年

3 朱有才邋周学明;从草原来到天安门[N];张掖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杰;我市原生态民歌协会成立[N];大同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天韵;原生态民歌 坚守还是变通?[N];广西日报;2011年

6 李松;原生态民歌的“再生”之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通讯员 赖广昌;在场与离场:原生态民歌的传播[N];湖南日报;2011年

8 覃思;为原生态民歌呐喊[N];广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张旭 召日格图;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民乐研究学会成立[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10 ;原生态民歌:盛典背后的冷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茂玲;论现代文化视阈下我国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保护[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凌云;在传承中求发展[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3 林晓佳;广西山歌的前世今生与未来[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4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响;舞蹈传播方式分析与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艳;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娟;“地下音乐”传播方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赵洪艳;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白洁;人口较少民族民歌传承的民族志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65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65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