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晋剧须生丁派唱腔艺术的美学价值
本文关键词:探索晋剧须生丁派唱腔艺术的美学价值
【摘要】:晋剧须生大王丁果仙先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也是晋剧历史上树立起的一座丰碑。丁派唱腔: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苍劲宏厚,韵味大气,行腔音区布局巧妙,声腔艺术形象鲜明,在吸收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创立了独具风格的、观众喜闻乐听的、晋剧新腔新调。使丁派唱腔,形成了人物与吐字、人物与行腔、人物与创造的整体美。再一次有力地印证了艺术创造的基本价值观念,即个性光辉愈强烈的艺术,愈是具有其珍贵的价值!
【作者单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关键词】: 晋剧须生 丁派唱腔 美学价值
【基金】:2013年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晋艺规结字2013-003号)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丁果仙先生是晋剧史上一位承上启下、开创晋剧新纪元的杰出艺术家,在晋剧历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丁派艺术极其严谨认真,唱、念、做、表丝丝入扣,样样到位。解放前,观众称她为“果子红”、“山西梆子须生泰斗”和“山西梆子须生大王”;新中国成立后,观众称她为“晋剧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论塔尔寺羌姆——“法王舞”的构成要素及其美学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2 小辛;不应有的失实失误——《八百多万盒录音带的美学价值在哪里》读后[J];人民音乐;1984年07期
3 李德隆;“洮岷花儿”的美学价值首当文学而非音乐——“洮岷花儿”之歌词探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洋;;论气韵与中国古典舞[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邓家鲜;;民歌在影视中的美学功能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02期
6 陈曦;;试谈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7 王纬达;;回归与发展——浅谈文人音乐精神在现代社会的美学价值[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陈辉;高鹏;;论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09年17期
9 熊晓辉;;蓝调音乐在美国音乐文化中的价值[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熊晓辉;;蓝调音乐对于美国音乐文化的美学价值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德隆;;和声学及和声教学的人文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庄春辉;藏羌多声部民歌青藏高原的瑰宝[N];阿坝日报;2005年
2 史君良;胶壳唱片时期的男高音[N];音乐周报;2005年
3 王祖文;陕北酸曲酸的怪[N];榆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蕊;苗族跳三桩:灵魂之舞还能跳多久?[N];玉溪日报;2010年
5 李姝;有效传承草原文化[N];吉林日报;2010年
6 王静;保护古琴 浙博在行动[N];中国文物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红旗颂》音乐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蔡莉;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来法;当涂民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谢靖;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沙龙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王学志;隆尧秧歌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支东风;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缑瑛;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丽萍;冀东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万珊珊;论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翟小兵;论《吕氏春秋》的音乐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6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6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