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互文性”解构与音乐学透视——成公绥的《啸赋》及啸史的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7-11-02 19:22

  本文关键词:“互文性”解构与音乐学透视——成公绥的《啸赋》及啸史的相关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成公绥 互文性 繁钦 民族音乐学 经典文本 蒙古民族 学史 夏统 音声 宋庠


【摘要】:长啸既是一个音乐史问题,也是一个文学史问题,文学史与音乐史的交叉乃是这一问题的特质。本文借助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与蒙古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成公绥《啸赋》和繁钦《与魏文帝笺》等经典文本的解读,展现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互文性"文本场域和成公绥作为"诗人中的强者"的特殊成就,彰显并进一步证明了长啸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文化遗存,那就是至今仍然在蒙古民族中流传的呼麦艺术。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成公绥;互文性;繁钦;民族音乐学;经典文本;蒙古民族;学史;夏统;音声;宋庠;
【分类号】:I206.2;J609.2
【正文快照】: 晋人成公绥(231—273)的《晡赋》既是中也是这种文化标准的反映。这是一封写于建安十古赋史上的名作,也是我国音乐文学史上的绝唱,七年(212)正月的书信,信中详细记述了一位年其对长啸艺术的精彩绝伦的描写以及由此表达的仅十四岁的匈奴少年“车子”“喉啭引声,与笳同崇尚自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文凡;张德恒;;韩愈贬潮心迹考论——从比较昌黎《论佛骨表》与傅奕《请除释教书》展开[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格日勒图;;呼麦艺术初探[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包铁良;;图瓦、蒙古呼麦演唱艺术论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格日勒图;;试论呼麦的种类及其发声技巧[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5 博特乐图;;“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J];中国音乐学;2012年02期

6 范子q,

本文编号:1132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32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