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21:30
本文关键词: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研究
【摘要】: 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的歌手”,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难得的旋律天才,他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征服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他创作的抒情歌曲,流畅上口、清新优美,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喜爱。施光南除了创作抒情歌曲外,他还创作了歌剧、芭蕾舞剧等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大型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剧《白蛇传》等。 施光南的声乐作品题材类型多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歌颂祖国型题材、歌颂生活型题材、怀念型题材、歌颂爱情和友谊型题材。 施光南的声乐作品中吸收了不少民歌、戏曲、曲艺的唱腔音调,同时借鉴了外来西方创作技法,将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结合起来,为声乐技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同时对演唱者的艺术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演唱和教学中采用他的作品,对演唱者拓展演唱技能、丰富艺术表现力、完善艺术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结合作者的创作生涯,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和审美追求,系统分析其作品的内蕴,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其作品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 施光南创作的声乐艺术作品在我国当代声乐演唱、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声乐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编入教材,并多次用于音乐会、比赛演唱曲目,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晓芳;时代之声 民族风情[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智;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教学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45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4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