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的常见织体及配器手法

发布时间:2017-11-13 12:14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的常见织体及配器手法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器乐合奏 织体 配器


【摘要】:文章以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织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民间合奏实践及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传统器乐的织体及配器手法进行了归纳,初步揭示了传统器乐合奏织体形式及其配器规律,为传统器乐合奏艺术的继承及创作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乐队形式非常丰富,民间器乐乐队组合形式就有弦索乐类、丝竹乐类、鼓吹乐类、吹打乐类、锣鼓乐类等。除民间乐种外,还有各种不同组合特点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的乐队以及道教音乐乐队、佛教音乐乐队等。这些不同的乐队形式为不同的合奏织体形成提供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丽萍;;浅析琵琶武曲《狼牙山五壮士》[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2 侯小林;张俊婷;;“琵琶弦外之音”——浅议琵琶中蕴藏的精神财富[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3 郭大强;;正确掌握笛子学习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曹楠;;浅论气震音在巴乌演奏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5 李云涛;刘小覃;;阮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应用[J];齐鲁艺苑;2013年03期

6 侯小林;;浅议民乐合奏课中乐器的融合[J];艺术教育;2007年12期

7 郭大强;;笛子与乐队合作中的诸问题分析[J];艺术教育;2009年07期

8 王志军;;调弦法、演奏指法对传统器乐常用宫调的制约[J];中国音乐;2009年04期

9 杨电;;艺术院校民族器乐合奏课教学应具备的三要素[J];艺海;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晓;试论中国民乐合奏的色彩回归[D];温州大学;2011年

2 何怀兵;张坚声乐作品创作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丽;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乾曦;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声功率级及指向性指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苗茂林;山西民歌的音乐技术现象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永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姚宁馨;对专业艺术院校古筝合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程璐怿;江西万载潭埠鼓吹乐“得胜鼓”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9 郭恩哲;二胡曲《赛马》及其音乐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10 白丽娟;山东当代民族器乐创作现状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怡;;日本民族乐器[J];乐器;1980年02期

2 蔡际洲 ,熊谷平;宜昌丝竹的艺术特点[J];中国音乐;1993年03期

3 蒋亚丽;;谈流行音乐常见配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徐培君;;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打击乐器[J];乐器;1990年03期

5 严荣;;浅谈戏曲乐队中的打击乐伴奏[J];艺术教育;2008年11期

6 李露洋;;打击乐艺术的飨宴——2010沈阳国际打击乐艺术周综述[J];音乐生活;2010年12期

7 周志樵;;双音木鼓伴新曲[J];乐器;1981年01期

8 宋觉之;;《音乐字说》选例[J];乐器;1989年01期

9 王世伦;梆子 胡板 竹笛[J];当代戏剧;2005年06期

10 王皓;;京剧打击乐与京剧表演艺术[J];朔方;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李明;;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体裁[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常佳;;关于小提琴民族化问题的一些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庞婉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广西本土化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杨立梅;;基础教育中音乐欣赏的教学策略研究(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樊鸣雷;;论原创歌曲的演唱[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王天锐;;布依族铜鼓与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兆钧;一束红樱见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4年

2 文风;中国传统唱片业欲借网络“突围”[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高峰;中国打击乐与国际水平接轨为时不远[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杨红;民族器乐的独奏化趋势[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平鸣;大气磅礴的生命之歌[N];音乐周报;2006年

6 杜亚雄;立陶宛的民间乐器和民间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7 杜亚雄;海地音乐:原始非洲的“基因”[N];音乐周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于伟慧;黎族传统器乐有失传之危[N];海南日报;2008年

9 兴常;“龙”腾长兴的秘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杜亚雄;马其顿的民间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韦辉;布鲁克纳交响曲主题复调形态与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春来;从钢琴到管弦乐队[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2 吴晓晓;从卢托斯拉夫斯基的织体音响看其音乐中的结构思维[D];四川音乐学院;2011年

3 杨凯;拉威尔管弦乐复合结构织体解构[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4 曾立毅;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经典[D];厦门大学;2008年

5 赵璇;论维也纳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织体的传承与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冬雅;音乐主题在配器中发展[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7 魏楠妮;西贝柳斯作品中的北欧风情[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和宁;科普兰的音乐创作与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唐菱键;艾伦·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分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轶唯;斯特拉文斯基《C大调交响曲》音乐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0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80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