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六十律的思想基础及其历史影响
本文关键词:京房六十律的思想基础及其历史影响
【摘要】:我国汉代的律学成就承前启后,它既继承了先秦律学中的精髓,又开始逐步探索新律。如西汉律学家京房率先发现三分损益十二律后无法实现黄钟还原这一问题,并新作六十律。然后世学者对其律学目的、律学观念等问题颇有争议。文章在结合文献实证的基础上,主要从汉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角度出发,试图对这一律制做出新的解读,并重新审视京房六十律在中国古代律学史中的地位和历史影响。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12
【正文快照】: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对乐律及其所依托的思想观念便独有一番见解。公元前7世纪时《管子·地员篇》一书提出了音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几百年后的《吕氏春秋·音律篇》则在三分损益的基础上将音律增加到十二律,并试图达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的理想。而后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黎星;孙晓辉;;京房援《易》立律学说探微[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陈应时;;“京房六十律”三辩[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黄黎星;;再论京房“六十律”与卦气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唐继凯;候气法疑案之发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郭树群;谈朱载X 的律学思维[J];音乐研究;1985年02期
6 王子初;京房和他的六十律[J];中国音乐;1984年03期
7 傅荣贤;京房律学略论[J];中国音乐;1992年02期
8 陈应时;;“京房六十律”中的三种音差[J];中国音乐;2007年01期
9 刘勇;汉代律学概览[J];中国音乐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黎星;孙晓辉;;京房援《易》立律学说探微[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陈应时;;“京房六十律”再辩[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黄翔鹏;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J];音乐研究;1981年01期
4 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J];音乐研究;1983年04期
5 黄翔鹏;音乐考古学在民族音乐型态研究中的作用[J];人民音乐;1983年08期
6 陈应时;律学四题[J];中国音乐;1992年02期
7 黄黎星;;论朱载X 的乐学与易学[J];周易研究;2009年01期
8 吴钊;“和”、“穆”辨[J];中国音乐学;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继凯;“候气法”是京房的发明吗?[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匡君;彭岁枫;;“天人合一”与传统器乐中的音色观念[J];中国音乐;2008年02期
3 陈应时;中国古代的律准[J];中国音乐;1986年01期
4 张雪;;论《乐记》的“中和”思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5 蒋仲文;;和谐是大美——评大型情景诗画舞蹈《鹤舞高原》[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6 侍威;;中西音乐中的自然美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9期
7 曾燕;;浅析宾阳炮龙艺术的生态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8 肖满英;;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审美追求浅析[J];作家;2010年04期
9 张斌;曾婷;;侗族大歌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吴毓清;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与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说一种传统音乐观[J];音乐研究;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晓钟王久辛 王敏 童道明 吕益都 黄式宪;人类与万物和谐共存的赞歌[N];文艺报;2009年
2 ;《秘境青海》:和谐共存的欢呼歌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音文;吉林省交响乐团维也纳载誉归来[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张蕾;古琴申遗成功 学琴热度升温[N];音乐周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珏娟 裴蕾;悠悠羌笛守望“云朵上的民族”[N];四川日报;2009年
6 张珏娟 裴蕾;悠悠羌笛守望“云朵上的民族”[N];阿坝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红薇 采写;都市回旋天籁之音[N];贵阳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雅心;古琴艺术与中国士人审美情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曦;六朝乐律学及其史学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谭映雪;戴长庚《律话》的点注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朱飞晔;元代赵孟,
本文编号:1181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8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