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有关《二泉映月》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2017-12-02 02:22

  本文关键词:有关《二泉映月》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二泉映月 内容解读 曲式结构 技术特点 艺术构思


【摘要】:本文系作者在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华彦钧(阿炳)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章对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内容解读,曲式结构,阿炳演奏技术特征,二度创作艺术构思等有关演奏的几个方面做了辩证的分析和论述,并进而阐明了如何以正确态度对待经典的问题。
【作者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
【分类号】:J632.21
【正文快照】: 引言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是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的代表作,该曲自上个世纪初乐谱和唱片出版发行之后,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深受中外广大听众和音乐家们的欢迎和喜爱,《二泉映月》几乎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符号。60多年来,许多知名的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妮;;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月光曲——以《二泉映月》为参照看《月光奏鸣曲》[J];江西教育;2011年12期

2 刘再生;;琴弦上的梦幻——论闵惠芬二胡艺术成功之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丽伟;琵琶文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正巍;关于解放后琵琶技法创新的必然性及运用的合理性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3 张杰文;禅宗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启迪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丁妮;以比较的视野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D];暨南大学;2010年

5 宋洋;论我国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之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媛莉;阿炳学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7 刘雪桐;储望华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演奏技术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洋;;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曲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2 陈弘;;传统音乐世界的追寻[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3 崔哲;;浅谈《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和钢琴曲研究的若干问题[J];艺术研究;2007年02期

4 韩惠君;;倾听《二泉映月》 解析其二胡演奏[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司松林;;浅谈阿炳二胡的演奏艺术[J];艺术教育;2008年01期

6 李环;周芙蓉;;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二泉映月》[J];文史博览;2006年06期

7 彭松;;传统的延伸与中西结合——二胡曲《二泉映月》与小提琴改编曲演奏风格特质之异同[J];大舞台;2010年03期

8 于伟芹;;浅析二胡曲《二泉映月》[J];河南农业;2011年08期

9 陈应时;《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及其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10 ;二泉映月[J];音乐世界;199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艺文;;曲式结构小析——格里格抒情钢琴小品《即兴圆舞曲》OP.47NO.1[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刘冬云;;高校音乐专业键盘和声技术训练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闫路迅;;宝鸡察^衾諿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裴丽;;浅论高师视唱练耳课的学科综合性[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许小民;费茸;;被遮蔽了的中国音乐之艺术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朴英;;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胡丹丽;;和声教学的三个侧重——“和声与曲式”课程教学的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文元;用有限的芭蕾语汇诠释无限的精神世界[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臻青;舞剧《二泉映月》推进芭蕾中国学派发展[N];辽宁日报;2006年

3 金秋;“意境”《二泉映月》 当代精美之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臻青;辽宁芭蕾感动首都观众[N];辽宁日报;2008年

5 王臻青;辽宁芭蕾:执著探索芭蕾民族化之路[N];辽宁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裴诺;《二泉映月》琴迷金色大厅[N];音乐周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竞邋王臻青;舞蹈的魅力 来自文化的力量[N];辽宁日报;2007年

8 裴诺;又是二泉映月时[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赵佐通;二泉映月是首什么曲子(完)[N];音乐周报;2001年

10 赵国政;大美铸就人间爱 朗月清泉两依依[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汪胜付;梅西安最后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5 于川;多元化的传承与创新[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6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9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10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桢;鲍元恺第一交响曲《纪念》曲式结构与对位技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杨丽莉;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权英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谢秋菊;浅析贝多芬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鲲;德彪西《第一集钢琴前奏曲》创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佳;浅析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OP38[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7 陶思佳;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演绎比较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王晖;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中的作曲技法[D];山西大学;2007年

9 韩俊毅;论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及其演奏要点[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10 李兰晶;丁善德两首新疆舞曲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43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43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