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再论当代美国音乐美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

发布时间:2017-12-02 04:01

  本文关键词:再论当代美国音乐美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美学 跨学科 问题意识 接受史 音乐社会学 音乐阐释


【摘要】:本文对当代美国三项具有跨学科研究倾向的音乐美学成果进行了剖析,指出"跨学科"并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它仅是一种手段。作为音乐美学研究者,吸收、采用他学科的知识、视角或方法,为的是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深化本学科问题的研究。因此,在强调跨学科意识的同时,必须强调问题意识,提倡以问题意识整合跨学科研究。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金】:“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立项项目《音乐作品概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ZD06)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笔者曾在此前撰文就当代美国音乐美学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1]指出其音乐美学成果大多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意识,许多研究者有着丰富的学习经历和多样的知识背景——他们要么是曾学习音乐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要么同时涉猎音乐创作、表演及人文研究,音乐美学往往是其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传开;音乐社会学[J];音乐研究;1981年04期

2 冯长春;一本新颖独特的音乐学著作 《音乐社会学概念——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读后[J];中国音乐;1998年01期

3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要[J];中国音乐学;1996年04期

4 ;有关“音乐定义”的通信(牛龙菲─蔡仲德)[J];人民音乐;1995年10期

5 毕亚楠;;音乐社会学在音乐学体系中的特点与价值[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7期

6 张静静;;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夏滟洲;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刘经树;;贝泽勒“交往音乐”“表演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概念[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9 汪启璋;;当代苏联音乐学概况简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任吉祥;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对象[J];人民音乐;199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亚汀;;文化研究语境下的音乐人类学:兼论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学的范式差异[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游妍丽;;透过音乐教育和大脑的关系引发出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雪梅;原生态、新民乐打擂台[N];北京日报;2004年

2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3 刘爽;音乐学与音乐教育的研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本报实习生 汪建根;梁雷用音乐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仲言;正确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N];人民日报;2001年

6 陈铭道;学术人生[N];音乐周报;2001年

7 董玉华;打好音乐人才的素质根基[N];光明日报;2004年

8 杨红;“音乐研究定位”研讨会在港召开[N];音乐周报;2001年

9 居其宏整理;“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纪要(下)[N];音乐周报;2002年

10 居其宏;音乐学的学术创新[N];音乐周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衡蓉蓉;苏轼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6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颖;“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刘Z瀂,

本文编号:1243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43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