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研究
本文关键词: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门德尔松 《意大利交响曲》 音乐分析 艺术风格
【摘要】: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一流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素以优美流畅、清新明朗、高贵典雅而著称,体现出古典主义严谨性与浪漫主义幻想性相结合、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美学原则。作曲家又擅于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因此,门德尔松又被誉为音乐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门德尔松的五部交响曲在他整个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各个层面全方位体现了他的创作水平和艺术风格。他的交响曲突显出宗教情怀和民族信仰、个人情感和异国风情的创作主题,同时在创作技法、艺术风格、美学理念等方面都形成其独特风格。 本论题以门德尔松第四《意大利交响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主题、创作风格,最终解读该作品的真正价值并为其作艺术定位。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在引言中,对选题意义、国内外对门德尔松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概括介绍。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门德尔松的生平、在历史上所经历的波折对其进行深刻再认识;第二部分对门德尔松五部交响曲的创作情况及创作特点做了概要介绍;第三部分对《意大利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历程、手稿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第四部分对《意大利交响曲》的曲式、主题、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作品分析;第五部分从诗情、画意、乐韵的完美统一;遵循古典传统,注入浪漫气息;结构均衡匀称、手法简洁凝练三个方面阐述这部交响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结语部分对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做了总体评价和历史定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漪;邹永红;;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演奏技巧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2 李京;;浅析门德尔松的二首钢琴作品[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3 潘达;;“变脸”——析舒曼《声乐套曲》(Op·39)之变序[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02期
4 ;哈利的暑期作业[J];人生十六七;2004年09期
5 赖菁菁;;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版本比较[J];艺术探索;2011年03期
6 张萌;;小提琴家盛中国:天分和慈爱皆来自母亲[J];爱情婚姻家庭(风云人物);2011年06期
7 孙炯;;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8 张礼刚;;哈斯卡拉启蒙运动[J];博览群书;2011年08期
9 刘晖;;从文本角度看电视剧对受众的说服效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7期
10 于泳;;约阿希姆和他的学生们对世界小提琴艺术的贡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郭羽;韩东;王金艳;姜艳菊;李志刚;董文芳;;生物反馈结合门德尔松训练对脑梗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于奇智;;关于康德启蒙运动问题的福柯论说[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德尔松[N];青海日报;2003年
2 李瑾 刘甜;200年后门德尔松还是明星[N];音乐周报;2009年
3 逸闻;正宗“门德尔松”来了[N];音乐周报;2009年
4 张蕾;北交推出门德尔松专场 陈曦携名琴助阵[N];音乐周报;2006年
5 张鹰;门德尔松:热情的旋律流泻不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牛帅;一个十七岁少年的美梦[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卜大炜;令人惊艳的“青春咏叹调”[N];音乐周报;2004年
8 陈立;妩媚柔情的门德尔松弦乐四重奏[N];音乐周报;2003年
9 记者 王辉;英国将延长“以旧换新”计划[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戴定澄;“红色小提琴”温暖而高雅[N];音乐周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冬梅;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大为;论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独特性[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颖;门德尔松的三首序曲之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马莹颖;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颂歌”》的音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郑凌羚;诗意的音乐话语:门德尔松音乐会序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6 阎颢莹;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多元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娅;门德尔松钢琴作品《严肃变奏曲》(op.54)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璇;门德尔松《六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OP.35音乐风格与教学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10 龙胜;门德尔松《无词歌》的研究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0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5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