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侗族嫁歌探幽
发布时间:2017-12-26 11:38
本文关键词:湘西南侗族嫁歌探幽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嫁歌”是民族风情中的一朵奇葩,在各民族中多有传唱。以新晃、芷江为中心的湘西南北侗地区多山多水,尤以优美嗓音著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嫁女子必唱“嫁歌”。“嫁歌”内容广泛、寓意深刻,从歌唱内容到表现手法及其歌唱技巧都有其独到之处,是民间音乐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研究侗族音乐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嫁歌”的演绎手段和技巧正如侗民族的生存方式一样,追求自由的节奏,欢快而不失活泼,深沉又不脱离明丽,音调宛如小鸟啾唱,旋律恰似溪水淙淙,曲调优美脱俗,诗情画意犹如高山飞瀑、密林幽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快餐文化的兴起,一些民间音乐逐渐走向没落,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亡,将是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巨大损失。因此,挽救、继承、发展侗族音乐文化,探索嫁歌的民族性和科学性对现代声乐的影响,保护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对湘西南北侗地区嫁歌的研究素材主要取之于新晃、芷江的“嫁歌”,通过实地调查、取证、观摩、收集文献资料、学习实践、感悟体验、比对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对湘西南北侗地区“嫁歌”的历史起源、风土人情、曲调唱词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并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期望为当代声乐教学、演唱实践以及民俗音乐理论的研究发展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 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侗族及嫁歌的历史渊源。简要介绍侗民族和侗族嫁歌的历史渊源以及几种常见的侗族民歌。 第二章、嫁歌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通过介绍侗族嫁歌生长的优越地理环境分析其中的哭嫁缘由、女性角色文化、以及蕴含其中的稻作文化精神和教化意义。 第三章、侗族嫁歌的内容及相关习俗。介绍侗族嫁歌的内容与相关习俗。 第四章、侗族嫁歌的音乐形态、语言特点、曲式结构分析、演唱艺术形式、及对美声、民族唱法的借鉴意义。通过概述侗族嫁歌演唱形式、音乐形态分析其曲式结构、语言特点及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影响。 第五章、阐述侗族嫁歌的传承方式和保护侗族嫁歌提出可资参考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杜方芳;;从把侗歌引入课堂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3期
2 尹建国;凉伞侗族婚俗及歌曲简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杜春燕;少数民族“哭嫁歌”价值浅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02期
4 蒋利红;侗家媳妇三年新[J];中国民族博览;2000年03期
5 龙凯敏;侗族大歌引进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彭谊;;隐藏在民间哭嫁与哭嫁歌中的女性意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吴海清;;侗族婚俗与侗歌[J];艺术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巧燕;新晃汉语与侗语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建冰;龙胜壮侗语族群民间歌舞的稻作文化内涵和意义转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振伦;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及建筑形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吴岚;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5 田李隽;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龙飞屿;湘西南多声部苗族“歌,
本文编号:1337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3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