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乡村”的戏曲—婺源徽剧音乐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最美乡村”的戏曲—婺源徽剧音乐研究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婺源徽剧旧称徽戏、徽调,是我国的古老剧种之一。属皖南徽剧的一个流派。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婺源县、赣东北的浮梁、乐平、波阳和浙江开化等地。其声腔以弋阳腔、“老石牌”即老吹腔、高拨子为底子,吸收了目连戏的高腔、下江调,并融合了江西地方戏曲饶河戏(今称赣剧)的弹腔及婺源民间小调,形成了有别于“安庆”徽剧的婺源徽剧。 本文以婺源徽剧音乐及婺源县徽剧团为考察重点、围绕其进行定向的实地考察,并引发相关的阐述。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中根据文献、县志、口碑资料等对婺源县概况以及从当地人文、地理等角度对婺源徽剧形成的历史渊源作一简要的论述。第二章婺源徽剧音乐形态研究,对婺源徽剧各个声腔的介绍,及对主要唱腔音乐特点及器乐部分(即文武场乐器、锣鼓经、曲牌)进行分析。第三章从历代婺源徽班、徽剧艺人、演出程序与习俗三方面对婺源徽剧历史沿革进行探讨。第四章婺源徽剧的现状与思考,对现存的婺源县徽剧团进行调查分析,并从建团之初到目前的剧团体制改革、从演员行当到乐队编制、从老艺人保护到新学员招收情况等方面对婺源徽剧的生存现状作以分析,对婺源徽剧的现状与传承进行阐释与思考。
[Abstract]:Wuyuan Huizhou Opera is one of the ancient plays in China. It belongs to a school of Anhui Huizhou opera. It is mainly popular in Wuyuan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floating beam in northeast Jiangxi Province, and Leping. Boyang, Zhejiang Kaihua and other places. Its voice to Yiyang, "old Shipai" that is, the old blowing cavity, Gao Dian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bsorption of the high mulian opera, down the river tune. And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opera of Jiangxi Raohe opera (now called Jiangxi opera) and Wuyuan folk minor tune, formed a different from "Anqing" Hui drama Wuyuan Hui drama. This paper focuses on Wuyuan Huiju music and Wuyuan Huixian Huizhou Opera Troupe, carries on the directional field investigation around it, and causes the related exposit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county recor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Wuyuan County and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Wuyuan Hui Opera from the local humanities and geography are briefly discussed. Chapter two is the study of the music form of Wuyuan Huiju Opera. Wuyuan Hui Opera of the introduction of each voice, as well as the main singing mu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rumental music parts (that is, Wenwuchang musical instruments, gongs and drums, qu cards). Chapter three from the past Wuyuan Huiban, Emblem opera artists. The history of Wuyuan Hui Opera is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of performance procedure and cust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Wuyuan Hui Opera in 4th chapter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Wuyuan County Huiyuan Opera Group. An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oupe to the current system reform, from the actor industry to band compilation, from the protection of old artists to recruit new stud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Wuyuan Huizhou drama survival statu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Wuyuan Hui Opera are explained and pondered.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文楠;论声腔传统的“凝聚”与“耗散”[J];黄梅戏艺术;1989年01期
2 费玉平;关于戏曲音乐的腔词结合技术[J];戏曲艺术;2000年01期
3 苏南;浅析地方剧种中的流派声腔[J];戏文;2003年06期
4 路应昆;戏曲音乐若干基本概念界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周企旭;四川灯戏的现状、历史及保护对策[J];四川戏剧;2005年01期
6 金式;从声腔看戏曲文学之发展[J];理论与创作;1990年02期
7 周志列;彝族“蜜郭”声腔分类初探[J];音乐探索;1990年03期
8 谢玲玲;绍剧声腔规范教学初探[J];戏文;1995年01期
9 李玖久;黄梅戏打击乐在声腔中的功用[J];黄梅戏艺术;2000年02期
10 张学旗;;简论祁剧高腔[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剑;刘克;尹姚;;L形声腔的声学特性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2 余文斌;郑学文;陈晓勤;;特殊隔声结构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蒋剑;刘克;尹铫;;液体火箭发动机旁支声学谐振器声学特性研究[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白国锋;刘克;何元安;;非均匀介质中等效概念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5 熊济时;吴崇健;徐志云;曾革委;;基于波方法的三维结构-声场耦合计算研究[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陈克安;尹雪飞;;低频声有源吸收理论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7 苏子裕;;明代戏曲出版物之最:江西人编选、出版的剧本[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沈民强;;浅谈民间团队与民间艺术传承——探源“海宁皮影”的思考[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9 刘益才;;废热利用新途径—热声模块技术[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10 俞孟萨;刘延利;;腔室内部声场与结构振动耦合特性及噪声控制研究综述[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研究生 史春燕;《宝剑记》声腔管窥[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柏峪秧歌戏[N];北京日报;2002年
3 雷茂奎;博采众长善于创造[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张云平;在转型中书写忻州戏剧[N];忻州日报;2011年
5 何玉人;移植优秀剧目是传统也是规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陈韩星;潮剧在明代已形成独特唱腔[N];汕头日报;2005年
7 贾祥龙;婺剧与义乌腔[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石磊;解读常香玉的“嗬、嗬、嗬”[N];河南日报;2004年
9 刘扬武;边唱边跳登窝罗[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黄行福;让教育成为享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艺君;中国汉民族戏曲声腔类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连生;明代弋阳腔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5 戴和冰;清代北京高腔考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高书娜;轿车车身低频结构声耦合机理及降噪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范丽敏;清代北京剧坛花、雅之盛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肖学俊;西迁背景下的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9 陈书明;轿车中高频噪声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盛春;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声振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宇;“中国最美乡村”的戏曲—婺源徽剧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桑帅军;车内声源空气噪声声学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隽;皖南目连戏及其声腔曲牌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楠;鲁南柳琴戏声腔系统及音乐多元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静;从古典走向现代[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邱瑶瑶;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付先丽;巴陵戏音乐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丹丹;上党梆子生成发展中几个问题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王慧;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文化[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彭为;二胡演奏“声腔化”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366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6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