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学舞台的实践价值
本文关键词:论声乐教学舞台的实践价值 出处:《东疆学刊》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声乐教学与舞台实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声乐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还要拓展内在的教学空间,在传统声乐教学基础之上,调动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舞台表演实践活动过程加以"程式化"解构;声乐教学还要依托舞台空间,对教学成果做最充分的诠释,让演唱充满生命状态,最终实现声乐教学的延伸功能,完成舞台实践中声乐教学的超越,实现声乐教学与舞台实践双向活动价值关系的构建。
[Abstract]:Vocal music teaching and stage practice are closely related , indivisible whole . vocal music teacher not only needs to improve students ' singing skills , but also expand the inner teaching space .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process of the stage performance practical activities .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should also rely on the stage space , make the singing full of life state , finally realize the extension function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 complete the transcendency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the stage practice , an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l music teaching and the two - way activity value of the stage practice .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声乐教学注重音准、节奏等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却忽略了舞台表演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学生仅仅停留在声音的基本训练与声乐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层面,致使学生的教育和情感需求缺席,甚至在一定阶段抑制声乐学习的热情,严重影响声乐教学的质量。在众多高校中,声乐教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胡德才;论喜剧精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周觉知;莫友元;;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以《茶馆》的翻译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于善英;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夏敏;傀儡戏与辟邪巫术[J];民族艺术;2005年03期
6 于志浩;;“梦幻世界”中的真实——解读哈罗德·品特的早期主要作品[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永杰;试论《呼啸山庄》的戏剧特点[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良成;;“五四”时期的新、旧戏剧观论争及其现代性追求述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杨晓红;论声乐二度创作的个性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10 张艳红;;谈音乐教学中学生歌唱气质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亚丽;;戏剧翻译标准问题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温潘亚;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历史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3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八格;新时期蒙古族戏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荟霖;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鸿羚;试论《乐府传声》对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借鉴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书峰;怀梆艺术的源流与形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吴岩峰;吸吮多方甘露,润我自身歌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权泉;论高师声乐教学之“以情优教”[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丹;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陶文海;从功能论角度研究以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张文敏;从《原野》与《党的女儿》的比较探析中国歌剧的发展道路[D];河南大学;2005年
9 韩丽;论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D];河南大学;2005年
10 田红萍;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冉;;浅谈声乐表演的舞台实践[J];大舞台;2011年08期
2 赵海春;;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叶芬;;浅谈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J];大舞台;2011年08期
4 安冉;池浩东;;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非技术性因素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5 梁靓;;浅谈中学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6 遭竞燕;;声乐教学的启示[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6期
7 林颖;;谁能创造奇迹?——声乐教学圈里的那点事[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8 王蒙;;高职艺术院校声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9 李亚囡;;声乐教学气息训练中出现的问题[J];大舞台;2011年08期
10 杨来定;;论意识在声乐教学中的能动作用和能力培养[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青山;;浅议声乐教学的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李阳阳;;对如何完善高师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王凡;;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周箐;;论声乐教学“个别授课”中的师生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张小弋;;声乐教学必须重视心理心态教学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肖子力;;试谈群众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法[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徐娟娟;;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法运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杨华;;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世民;声乐教学因人而异 并没有统一教科书[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谷雨;沉浸在声乐教学的海洋里乐不思蜀[N];音乐生活报;2010年
3 李昌琴;浅谈声乐教学的方法与实践[N];黔西南日报;2011年
4 孙元芹;论审美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N];中国信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黄聪;“奇世师表”吴其辉声乐教学奇闻怪谈[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子渊;西南大学张淑芳声乐教学30年回眸[N];音乐周报;2007年
7 王丽芬;探究民歌“金氏唱法”的一把钥匙[N];光明日报;2008年
8 洪健生;声乐教学的哲学思考[N];文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裴诺;阮专业亟需舞台实践[N];音乐周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刁艳;肖黎声:“向门户之见宣战”[N];音乐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苦心孤诣 五十载桃红李白[D];河南大学;2011年
2 余成宽;表现性评价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3 付裕坤;高专学前专业声乐教学点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晶;张书绅声乐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锋;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情绪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赵明明;薛红平声乐教学之特色[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7 邹岚;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D];河南大学;2011年
8 薛娟;论声乐教学中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D];山西大学;2004年
9 孙伟;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霄;声乐教学语言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38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3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