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出处:《求实》2009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生活 政治工具 现实生活 儒家音乐思想 通俗音乐 毛泽东 题材内容 体裁形式 音乐作品 春秋战国时期
【摘要】:正音乐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表现社会的政治,为政治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音乐思想家公孙尼子的《乐记》就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
[Abstract]:Positive music is a reflection of the real life of the society, it must show the politics of society, serve for the political. The Confucian music thinker in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Gong Sun Nizi's "Book of Music" thought: "all who sound." The person who gives birth to the heart is also. The emotion moves in the middle, therefore forms in the sound; Sound written, called the sound. It is the sound of governance of the world peace, in order to happ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disorderly times sound resentful, in order to anger its political good; The voice of national subjugation mourns, to think of its people sleepy, the voice of the way, and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分类号】:J60-05
【正文快照】: 音乐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表现社会的政治,为政治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音乐思想家公孙尼子的《乐记》就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音乐生活》设立“劫夫音乐奖”[J];音乐生活;2010年04期
2 李熙林;朝鲜群众音乐的创作和普及经验[J];人民音乐;1964年Z2期
3 王莉;;赵元任声乐作品研究回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话题:群众歌曲和大众音乐生活[J];音乐生活;2005年03期
5 吴隐;抒情歌曲和音乐生活[J];人民音乐;1984年02期
6 陈文新;论大学校园音乐生活中的导向[J];音乐探索;2002年02期
7 ;“小演奏家”海滨夏令营8月开营[J];小演奏家;2003年08期
8 何洋;;浅谈数字技术对音乐艺术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1年08期
9 薛金炎;;打开交响乐大门的钥匙[J];辽宁教育研究;1990年03期
10 ;卷首语[J];音乐世界;199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守宏;;浅谈和弦的类别[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2 张伯瑜;;芬兰音乐与音乐生活[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李渊;;识谱的困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肖子力;;试谈群众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法[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谢嘉幸;;音乐鉴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宋瑾;;站在哪里说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8 周耘;;用多元音乐文化塑造当代学生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我的《世界音乐》教学体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郝向明;;农村音乐工作的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雁翎;科技发展对音乐生活的影响[N];科技日报;2010年
2 芸豆;吕远:多数人的音乐生活还需不断修建[N];温州日报;2010年
3 陈志强;2009年社会音乐生活热点述评[N];中国艺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许维萍;难以大众化的小众音乐生活[N];辽宁日报;2007年
5 傅庚辰;音协主席傅庚辰新年谈创作[N];音乐周报;2007年
6 明言;蔑视 轻视 无视 重视[N];音乐周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孟绮 裴诺;快乐男声为音乐生活带来多少快乐?[N];音乐周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刁艳;传递历史和当下的音乐精髓[N];音乐周报;2007年
9 傅庚辰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的使命[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杨岩泽;科尔沁夫:从呼和浩特走出的乐评人[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婉;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祁慧民;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6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京京;建国初期天津社会音乐生活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 王潇苑;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乌云娜;巴尔虎人的仪式音乐与音乐生活的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杨丽丽;明代的乐户[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波;皮亚佐拉与他的探戈[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杨孟;都市的音乐时光[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银镇;清代箫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刘翔华;对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女性音乐家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9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3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