诌议新时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本文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教育模式 实践课 新时期 基础教育 音乐教师 培养的 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课程标准 出处:《音乐创作》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进入21世纪趋势着科学愈来愈要艺术化,艺术愈来愈要科学化。面对不断深入改革的教育和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合格的从事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和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新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究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同时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置内容、课程设置结构等方面对新时期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阐释,
[Abstract]:In 21th century, the trend of China is that scien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rtistic, and ar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cientific. How to train the qualified music teachers and social music educators in the music education major of norma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setup of music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basic mu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setting.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高师音乐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中学音乐教师,新的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当今的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但是,与之相应的当今的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与“音乐课程标准”的脱节,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利用高等师范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所建立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1997年01期
2 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奇阳;我校高师钢琴课程改革初探[J];莆田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周文林;融合中的发展——民族音乐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发展[J];前沿;2005年11期
3 董博超;浅论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复合型教学模式[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蒋宪瑜;;音乐新课程给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带来的挑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张宏伟;;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及教学实践实验研究报告[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孙志鸿;;论戏曲音乐的结构力[J];齐鲁艺苑;2007年06期
7 费明湘;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许梅华;;科学发展观与音乐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初探[J];青年文学家;2009年07期
9 廖爱武;蔡兰妹;;中国标题音乐与改善输液中心人文环境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10 常琦;以美益智:音乐开发科学创造潜能的根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谷迎迎;;浅析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状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解超颖;;普通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2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昕;道布勒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媛媛;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薛银梅;南京地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3 刘姗姗;南京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李博澜;江苏省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王晖;江苏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周金元;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本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钱云姗;06版高师音乐学本科专业教材《钢琴》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刘梦瑶;周大风国民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王亚莉;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初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陶海燕;裘梦痕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安邦 ,安玉海;未来教师的素质与师范教育的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06期
2 李其龙;对德国师范教育中加强教育学理念培养的思考[J];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01期
3 王斌华;师范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04期
4 邓志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鹏;流行音乐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扩展与补充[J];艺术教育;2005年03期
2 陈海珍;;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年06期
3 李勇;;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J];音乐探索;2006年S1期
4 杨劲松;论美院课程设置改革[J];艺术探索;2000年04期
5 邸晓嫣;走出阴影 回归本土 放眼世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新世纪的使命[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02期
6 李荣;;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肖敏;提高阶段实践课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俄语教学;1988年05期
8 周国安;王爱华;;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突出师范特色——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刘洁;;论中国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地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10 梁玲芝;高师音乐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个特点[J];美与时代;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曼丽;;外语教学改革与EFL课程设置[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遥;;新世纪的国际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探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杜培军;李向群;盛业华;;对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探讨[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杰;朴在林;付立思;;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教育模式的创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罗宽让;;想像、探索与创造[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陆益军;;法国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尝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雷玉双;;打字课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践[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王盘永;;创新与成功——论地理学科的创新模式[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研究基础与调研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传伟;成虹;;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校课程设置应建立灵活机制[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大庆职业学院 李继鹏 丰立彦;高起点构建“铁人教育模式”[N];大庆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晶;僵化的教育模式和科技机制急需改变[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运主伦;金铁集团原料车间创新安全教育模式[N];金昌日报;2008年
5 王宏彬;河南郑州推出一人双职教育模式[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爱华 实习记者 李娜;不妨以多元眼光看中西教育模式异同[N];科学时报;2006年
7 周里;“一带六”宣传教育模式显成效[N];定西日报;2007年
8 仝静海;邀请14名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设置[N];河北日报;2008年
9 王韶冉;国外教育模式仍被看好[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10 陈高鹏 白雪;教育棋盘:以人为本[N];中国贸易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敬;两种英语教育模式下的幼儿英语pro-drop参数建立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金霞;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4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8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云;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丁英超;我国专业艺术院校民族器乐课程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王赛扬;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欣;职业中专数学教学问题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丽娜;大连市乡镇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与布局[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董欣;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戴海蓉;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构建的初步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郝晓;中日高中新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45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4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