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d小调庄严变奏曲》op.54演奏技巧
本文关键词: 《d小调庄严变奏曲》 弹奏技法 出处:《音乐探索》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门德尔松是浪漫派作曲家之一。《d小调庄严变奏曲》是他众多钢琴曲中的重要代表作。文章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力求了解作者传统的创作手法,华丽的钢琴技巧和富于变化的内容。
[Abstract]:Mendelssohn is one of the Romantic composers. < d minor solemn Variations'is an important masterpiece of his numerous piano so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 works, the article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s traditional creative techniques. Gorgeous piano skills and varied content.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门德尔松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浪漫主义风格特征。其钢琴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d小调庄严变奏曲》是他钢琴曲创作中的重要代表作。门德尔松写过3首根据自作主题的钢琴变奏曲,在音乐内容上,这首《d小调庄严变奏曲》比另外两曲(OP.82,OP.83)要充实得多,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彬;论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2 赵玲;“从朦胧中来,到朦胧中去”——从《牧神午后》看德彪西的艺术特征[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郭蓉;巴托克音乐的形式和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杨峻峰;钢琴二重奏教学探倪[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徐洁;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力度风格的演奏诠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蒋立平;论巴赫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柳青;浅谈巴洛克古钢琴音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王永振,陈霖;外国钢琴练习曲的发展及演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姜秦丰;和声听觉教学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周梦璐;;论希曼诺夫斯基钢琴练习曲的创作风格[J];美与时代;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5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倩;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天星;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3年
3 韩晋宁;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和声手法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4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刚;谈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玉环;小提琴演奏艺术中的揉弦[D];河北大学;2004年
7 李如春;格里格《抒情小品》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月芳;论丁善德早中期钢琴音乐的中西音乐文化因素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涛;论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美学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焰;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梦迪;刘梦西;;运用“王派筝法”演奏古筝曲《喜奔那达慕》之技法[J];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60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6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