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浅析传统歌曲演创中的字调现象

发布时间:2018-01-25 01:44

  本文关键词: 字调 歌曲创作 歌唱 倒字 正声 语音学 普通话 旋律 音乐 现象 出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现代某些歌曲创作或演唱的要素中,歌词的"字调"问题往往不被重视甚至忽略无虑,这是要不得的,因为中国汉字语音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字调多样化。针对此,本文首先单一层面介绍和分析语音学中的字调现象,然后将字调与音乐相结合阐述歌曲的双重性,进而通过实例说明字调处理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In the elements of modern song creation or singing, the question of "word tone" of lyrics is often ignored or ignored, which is not important. Because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hinese pronunciation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ton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phonic phenomenon in phonetics on a single level, and then expounds the duality of songs by combining the ton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music. Furthermore, the important role of tone processing in songs is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歌曲是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来表现思想情感、艺术性形象,可见它是音乐化的语言。汉字语言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字调现象,这给汉语歌曲的创作和演绎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歌曲创作过程中,字调是自始至终的贯穿因素,词曲作者纳万物之情,吸天籁之音,还要璧合于区域化的语言,方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乐乐;;浅析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步骤[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郭琳;;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3 何丽静,王阳;论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声调”的纠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彭宣维;音系组织的语篇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熊一民;;武汉方言的长音结构[J];长江学术;2007年04期

6 凌伟;;从作品风格浅论歌唱声音的远与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米嘉瑗;;轻声辨正[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3年07期

9 任音;;论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钢琴伴奏技术[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3期

10 金白颖;;从《我住长江头》看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钱玉莲;;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之实验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戴晓雪;;超音段成分的表意功能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平牧;中文TTS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正春;兰花自有透寒香[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丽丹;论郑秋枫声乐套曲《祖国四季》风格特点及其演唱处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强;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苏涛;英汉语超音段音位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胡莎莎;“吴碧霞现象”声乐教学理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林;陆在易与黄自艺术歌曲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威彤;西安方言的声学特征分析和韵律建模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渠佳敏;上古汉语声调研究述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洁;试论歌唱心理的差异、成因和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景春;汉语普通话口语复句的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延新;略论歌曲创作与汉字字调和语调的关系[J];沈阳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靳卯君;谈我国现代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1985年04期

3 修海林;歌坛心得 涓流成溪——评杨庆瑞《歌曲创作90题》[J];中国音乐;1990年04期

4 度曲;介绍《浅谈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1983年04期

5 千里;谈当前的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1985年04期

6 袁梦;全国幽默歌曲创作演唱大选赛即将出台[J];人民音乐;1995年03期

7 王安国;歌曲创作爱好者的良师——简介《歌曲创作漫谈》[J];人民音乐;1997年04期

8 韩新安;;“让世界倾听澳门”——2005国际华语歌曲创作比赛评奖揭晓[J];歌曲;2006年01期

9 韩新安;;“让世界倾听澳门”——2005国际华语歌曲创作比赛大奖揭晓[J];词刊;2005年12期

10 ;广西举办“走进资源”全国歌曲创作笔会[J];歌曲;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鸣雷;;如何创作行业歌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小民;;试论“情”在歌曲创作中的位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贾允常;;群众歌曲创作中的几个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徐锺东;张树礼;;谁来为工人歌曲创作的贫乏买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郝向明;;少儿歌曲创作中的民族特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7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牟学农;;打出我们的“拳头产品”——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发展的战略研究[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_5煜;;娭新j府彮的入jUO楲[A];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成秀;;沈心工与白话文——兼论我国近代白话体歌曲创作的初始阶段[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音文;优秀少儿歌曲创作推广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2 记者 陈熹;荆曲冠居华南[N];湖北日报;2009年

3 万文莲;“田野的春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歌曲创作颁奖盛典在安徽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牟丹;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华北赛区初选揭晓[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艳;努力作为,就会有福建音乐的一席之地[N];福建日报;2009年

6 华北办;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华北赛区评选活动结束[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记者 张云宽;我省流行歌曲创作扬名全国[N];湖北日报;2009年

8 牟丹;“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中国音协创委会报送作品初评结束[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博文;让孩子们伴着歌声成长[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记者 陈熹;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冬珍;《风》诗艺术特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榕;中国少儿歌曲创作百年轨迹[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祁君;论舒伯特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D];河北大学;2004年

4 蔡远鸿;高师声乐教学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贺洁琼;辩证法在歌唱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倪娜;德昂语广卡话疑问句语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李勇;谷建芬及其歌曲创作探微[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世让;我国20世纪20-40年代艺术歌曲创作综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倩;声乐艺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明春;诗词载乾坤 音韵满人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1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61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