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
本文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音乐教育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对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进行研究。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1933年成立于南昌,1944年由于战乱、经费不足在赣州解散,1946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在南昌复建,同年由于政府实施紧缩案被裁撤,历时十三年。本文对这个组织的产生、经历的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产生背景、组织机构,以及主要工作研究。 1933年至1938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驻扎于南昌,下设的组织有:江西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戏剧组、音乐研究组、合唱队、钢琴班、提琴班、口琴班,主要活动包括推行学校音乐教育、调查和培养音乐师资、改造和控制民众的音乐生活、创办《音乐教育》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组织抗日歌咏话剧团,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宣传抗战。1938年至1944年,由于战争形势,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从南昌撤退,先后在江西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地区,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利用音乐、戏剧的艺术形式进行抗战宣传,并筹办了两期音乐师资训练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在南昌复建,为了筹集复建经费举办了一些音乐会,几个月后,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被裁撤。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研究,考察20世纪30、40年代江西省的学校音乐教育情况、南昌的民众音乐生活以及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下南昌这座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中国内陆城市,其音乐文化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变化。通过本研究帮助人们了解近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与大众音乐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音乐文化权威在不同阶层中的转换。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和在不同政治环境下的活动,反映了中国20世纪30、40年代的社会和政治演变,是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艰难处境的一个缩影。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Committee of promoting Music Educ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Nanchang on 1933, disbanded in Ganzhou on 1944 due to the war, and re-established in Nanchang on 1946. In the same year, the government austerity program was abolished, which lasted 13 yea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mergence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sic Education Committee in Jiangxi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main work research. From 1933 to 1938, the Jiangxi Provincial Music Education Committee was stationed in Nanchang, with the following organizations: Jiangxi Provincial Public Entertainment steering Committee, Drama Section, Music Research Group, Chorus, Piano Class, Viola Class, harmonica Class, The main activities include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aining of music teachers, the reform and control of the people's musical lif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gazine Music Education.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Jiangxi Province promoted the Music Education Committee to organize anti-Japanese choir troupes, to carry out mass singing activities and to publicize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From 1938 to 1944, due to the war situation, Jiangxi Province pushed the Music Education Committee to withdraw from Nanchang, successively in Ji'an and Suichuan, Jiangxi Province. Taihe, Ganzhou, launched mass singing activities, used the artistic forms of music and drama to propagate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organized two music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Jiangxi Province promoted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Music Education Committee in Nanchang in 1946. Some concerts were held to raise money for rehabilitation, and a few months later the Jiangxi Provincial Committee for Music Education was abolish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mmittee of Music Educ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in 20th century and 1940s. Nanchang's people's music life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 culture, Nanchang, a inland Chinese city with a long tradition, This study help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music education and popular music life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usical cultural authority among different classe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activities of Jiangxi Province in implementing the Music Education Commission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in diffe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s, It reflect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volution of China in 20th century and 1940s. It is a microcosm of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of the elite and ordinary people in the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效驷;;试论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危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2 白贵一;;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蔡胜;;20世纪30年代粮食流通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刁含勇;;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劳资纠纷环境的历史考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年04期
5 庞虎;;论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定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汪效驷;;20世纪30年代无锡乡村抢米风潮的历史解读[J];中国农史;2009年01期
7 谭玉秀,范立君;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解决失业问题透视[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5期
8 侯风云;;20世纪30年代国人开发新疆述论[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黄潇凯;;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及其原因分析[J];广西地方志;2009年05期
10 丁伟;陈晗凝;;中华书局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基本英语”教育运动[J];广西教育;2009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菁;;论20世纪30年代几部文学史对辛弃疾及创作的论述及认识[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周武平;吕大铭;;钨铜材料应用和生产的发展现状[A];第五届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淑霞;上官周平;;近100年来黄土高原典型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动态[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储一宁;黄孝俊;;云南省最早的蚕丝股票和蚕种检验合格证标签[A];中国蚕学会第五次全国桑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潘时祥;;雷达摄影测量的发展[A];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C];1999年
6 王泽皋;乔子云;郭妍;张跃刚;;关于昆仑山口西大震的一些问题[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7 上官周平;郑淑霞;;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孙克任;徐伟宣;;西方储蓄经济模型及其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侯志平;王彦京;;毛泽东与延安世界语题词[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John R.Keough;;ADI-增强经济和工程机会的手段[A];中国铸造工业首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京派与海派[N];文汇报;2003年
2 钱桂芬;质疑“永远坐前排”[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姚雅欣 孔祥禄;同心的圆 不重合的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孙玉石;走进一个迷人的话题空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陈丹;最轻最坚固材料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02年
6 陈家兴;乡土中国的变迁[N];人民日报;2004年
7 ;柯召同志逝世[N];人民日报;2002年
8 刘日红;局部忧虑 总体乐观[N];国际商报;2003年
9 姜志峰;鱼雷之最[N];中国海洋报;2003年
10 卫红;养家禽靠什么取胜[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朕宇;《新闻报》广告与近代上海休闲生活的建构(1927-1937)[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懿;《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2 郭娅妮;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树军;20世纪30年代的“新式独裁”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解程姬;20世纪30年代西北行记与西北开发[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胡晶晶;三十年代《申报·自由谈》对女性意识的传播[D];安徽大学;2007年
6 易艳;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梁银妹;政治·学派与学术[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报春;现代性视野中的文艺与法律[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9 聂晓静;20世纪30年代冀中农民物质生活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霍钰坤;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性角色转换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01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0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