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音声民族志”文本建构——谈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民族志书写
本文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民族志书写 仪式音声民族志 解释学文本建构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志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书写实践,是把握各种理论真谛的有效途径。实验民族志探索,是世纪之交人文学科修辞困境焦点的产物。笔者以自身数年数个版本的"仪式音声民族志"书写,参与了解释学民族志文本实验的探求:仪式音声民族志的"行为深描文本",由口述文本、书写文本和现场文本建构;仪式音声民族志的"意义阐释文本",由民族志行为阐释、音乐学音响阐释和符号学意义阐释建构。解释学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使笔者获得:一种互为文本的观察视角、一种互相阐释的角色理念、一种深度描写的解读方法和一个发现——在意义阐释文本中,当"音声符号"在仪式的具象层面呈现着象征符号与外在行为过程的结构意义、在信仰的意象层面揭示着象征符号与内在文化理念的认知意义时,"仪式音声"(音乐)作为一种贯通化合"行为符号"和"意义符号"的文化符号象征,不仅能完成对一个特色知识体系从表征系统至意义系统的全程阐释,并能在形而上的意义追寻中消融"音乐学"与"人类学"在形而下研究中的生涩组合。
[Abstract]:Ethnography is the basic method of ethnic music research. The writing practice of ethnograph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grasp the true meaning of various theorie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rhetorical dilemma of the humanities discipline. Participat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thnographic text of hermeneutics: the "deep description of the behavior" of the ethnography of the ritual sound, which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oral text, the written text and the on-the-spot text, and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text" of the ritual tone ethnography, which is interpreted by the ethnographic behavior, The writing experiment of hermeneutics ethnography has made the author obtain: a kind of observation angle of view that is the text mutually, a kind of role idea that interprets mutually. A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of in-depth description and a discovery-in the text of meaning interpretation, when "phonetic symbols" show the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of symbolic symbols and the process of external behavior at the concrete level of ritual. When the image level of belief reveals the cognitive significance of symbolic symbols and internal cultural concepts, "ritual sound" (music) is a cultural symbol which combines "behavior symbol" and "meaning symbol". It can not only explain a characteristic knowledge system from representation system to meaning system, but also melt the astringent combination of music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metaphysical meaning pursuit.
【作者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洵;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董志铁;命运多舛 生机依然——传统逻辑1在中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王国强,邹桂香;西学汉籍东传日本述略[J];图书与情报;2004年05期
5 姚曙光;论近代湖南西学流布的时差与路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牛汝辰,林宗坚;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J];测绘科学;2001年01期
7 疏仁华;利玛窦与西学东渐平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刘鑫淼;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复兴及其当代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余园;田野调查对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周大鸣;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J];东南文化;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3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4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星蕾;双歧路向 静穆人生——感知沈从文[D];西北大学;2001年
2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赵佳;日本法律移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李春雷;清末民初的价值主脉[D];西北大学;2002年
5 金烨;北京朝鲜族的个体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7 吴薇;明清时期江西天主教的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军;论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张治玲;文化变异内驱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郝志洁;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对基督教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2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0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