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张小夫、刘健电子音乐作品中国音乐传统手法比较

发布时间:2018-02-11 14:58

  本文关键词: 张小夫 刘健 电子音乐 音乐创作 民族元素 空间特性 审美理念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张小夫、刘健两位教授是中国电子音乐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两位教授以饱满的学术热情积极地进行着试验与探索,他们巧妙地将西方具体音乐的理念和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相融合,达到了在电子音乐创作中随心所欲的状态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好作品,实现了将电子音乐与中国音乐体系的良好对接,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一支重要流派。他们作品的问世,既延展了西方电子音乐的覆盖范围,又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系中增添了现代因素,这种同时具有两种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查阅已经发表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以及博硕士论文库中关于电子音乐方面的文献,得知研究二位教授作品的音响特征、电子编辑手段的文章已经比较丰富,而对他们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两种音乐文化传统结合的方面却没有研究文章,也没有关于二位作曲家作品中体现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研究文章。因此,本文笔者就二位大师的作品,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电子音乐的融合这个命题展开分析,并侧重于阐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在电子音乐作品中的渗透和直接体现,还将两位大师用于创作中一些思路、审美角度、和绝妙的手法进行比较。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量化说明,第二章张小夫电子音乐作品中的民族传统,第三章刘健电子音乐作品中的民族传统,第四章张小夫与刘健作品在民族传统方面的比较。 由于笔者知识的肤浅,掌握资料有限,从事电子音乐的创作与研究的时间较短和经验不足,没有与二位作曲家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惟恐不能深刻地对二位大师的作品中精深的创作理念进行分析。在创作方面,笔者从分析作品音响的角度出发利用倒推法还原出作者的创作理念,音响方面,由于二位作者的作品大多采用5.1声道或8.1声道,而笔者仅能通过立体声的方式来感受音响布局,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虽然如此,在作品中还是能够反映出作者音响布局的基本思路。经过了近期比较集中的分析和学习二位大师的作品,逐渐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并经刷新了自己在电子音乐创作方面的思路,提高自己对电子音乐创作理论的认识。笔者在本文中将这些成果呈现出来,若有观点错误或行文不当之处也请各位老师与同行批评指正。
[Abstract]:Zhang Xiaofu , Liu Jian , two professors are the leading figure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music creation in China .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 the two professors have actively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and exploration with full academic enthusiasm . They skillfully combine the ideas and techniques of western specific music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essence . They have achieved good docking of the electronic music with the Chinese music system , 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genre in the world ' s electronic music creation . They also add modern factors to 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system of China , which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 works with two kinds of music culture .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n electronic music published in China ' s important academic journals and in the library ,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paper has been rich in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elements with electronic music . It also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elements in electronic musical works . Because of the superficial knowledge and limited information and short time and lack of experience in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electronic music ,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author ' s creative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zing the sound of the works .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云;;电子音乐中的空间思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涓涓;;回归自然与精神的乐土——听刘健教授新作《天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钱仁平;;电子音乐三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徐玺宝;;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张小夫电子音乐新作品《脸谱》评析[J];人民音乐;2007年12期

5 钱智凌;;探索德彪西音乐中的梦幻意境——对旋律、和声、节奏、配器与音色、踏板运用的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鹏云;;刘健音乐创作中的电子音乐思维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孟建军 ,陈勇毅;民族乐器改革面面观(上)[J];乐器;2004年10期

8 孟建军 ,陈勇毅;民族乐器改革面面观(下)[J];乐器;2004年11期

9 王铉;;电子音乐作曲教学实践(二) 电子音乐创作中多层空间的处理[J];乐器;2006年02期

10 蒋莘;;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之区别[J];中国京剧;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兢兢;电子音乐中主题的双态结构及其在作品中的渗透[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2 赵飞;具体音乐中音响材料的“主题性”及其相关的组织手段[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3 孙越;电子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及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4 曹冠婷;电子音乐空间思维模式在陈晓勇音乐创作中的体现[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5 程远;现代音乐声学对当代音乐制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与周;电子音乐中的“腔式”及其特征[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503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03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