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琴与内丹修炼
本文关键词: 无弦琴 内丹道 修炼 陶渊明 刘一明 道士 吕洞宾 功夫 大音希声 全真教 出处:《中国道教》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乐器,其中最为独特的当属无弦琴。《晋书·隐逸传》记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就是无弦琴的来历。
[Abstract]:The Zhengqin is a commonly used instrument in ancient China, the most unique of which is the harp without strings. "Jin Shu 路Hermit Biography" records that Tao Yuanming, the great poet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did not know how to sound, while the Liangsu piano had no strings and emblems, and every wine-group meeting would be caressed and reconciled." Say, 'but in the piano, what a string!' "this is the origin of the harp.
【作者单位】: 江西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B958;J6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勇;;汉文化影响下的金大定、明昌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史华娜;;明代追和词的兴盛及原因[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3 孙俊;何永芳;;元杂剧中的商人精神[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兰拉成;;试论丘处机与陕西之因缘——兼论《x返拇醋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曾维加;道教传播中的语言媒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刘飞滨,袁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步韵词论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黄春梅;;论宋词对元好问词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8 丁楹;;山水优游与南宋遗民词风貌[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邱震强;王利娟;熊慧;刘裕红;;《庞居士语录》校读札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戴峰;;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国富;;辛弃疾的谐谑词与散曲的豪放[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谢永芳;;近世广东词坛的词体研究[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尊明;;历代词人次韵辛弃疾词的定量分析[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周海春;;《道德经》视域下“大道”运思的海德格尔方式[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9 薛青涛;明词与阳明心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顾世宝;元代江南文学家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江石;宋元时期徽州文人用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常存;书于瓷枕[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王燕;清香远溢 空谷独幽[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伟华;《修真辨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君;论《六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静娴;王寂《拙轩集》诗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春;吴筠的修道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杨晓丽;二晏园林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牛犁;六朝文学中的服饰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亚平;谁识无弦琴(外一篇)[J];延河文学月刊;2004年04期
2 吴国富;;陶渊明的无弦琴与内丹修炼[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方敬;;无弦的琴声——罗大冈诗集《无弦琴》读后[J];诗刊;1988年05期
4 刘康凯;无弦琴与塞壬之歌——诗歌音乐性漫谈[J];阅读与写作;2004年04期
5 ;新世说[J];雨花;2006年05期
6 马晓坤;陶渊明蓄“无弦琴”之意辨析[J];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7 李剑锋;;陶渊明无弦琴意蕴易学新解[J];周易研究;2008年05期
8 徐声扬;“但识琴中曲,何劳弦上声”——从陶渊明蓄无弦琴看陶渊明的美学观[J];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Z1期
9 池泽滋子!日;苏东坡与陶渊明的无弦琴──苏轼与琴之一[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01期
10 舒宝璋;;“素琴”别解[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玉龙;;评析调心在气功锻炼中的核心作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云霞;服饰里的战争不灭的记忆[N];文艺报;2007年
2 ;《七层修炼》[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小迪;修炼MBA“真才”[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陈志学;职业经理人如何修炼成功[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常延廷;企业如何修炼“服务境界”[N];中国企业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振;长城软件:内功这样修炼[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黄有礼;科技玩具中的文化含量[N];中国商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杨静;体验科学之乐[N];南京日报;2006年
9 孙月华 李仲勋;走进这里,就会激发好奇心[N];新华日报;2006年
10 实习记者 邹海燕;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N];日喀则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常春;伍守阳内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郭建洲;张伯端道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周冶;上阳子陈致虚生平及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强;马钰“全真”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蔡林波;内在化:中古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陈明;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龙行年;武当武术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振宏;艺术—审美视阈中的北宋道教与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洁莹;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康凯;无弦琴与塞壬之歌[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云凤;无弦琴韵—论马作揖1943年—1964年的诗歌创作[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栗艳;“无身不成道,有身不归真”[D];华侨大学;2011年
5 吴静怡;无弦琴韵——罗大冈早年诗歌及诗论的整理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孙灵芝;身体内求之道[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逄礼文;《道枢》生命哲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汪慧;论《黄庭经》的养生及修炼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郑希;道教神仙思想与魏晋南北朝自然审美观[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谢建亮;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理论阐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3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5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