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与魏晋音乐初探
本文选题:魏晋 切入点:玄学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魏晋时期,在玄学兴盛的两百余年中,作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思潮席卷当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样对魏晋音乐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玄学思潮浸润下,魏晋音乐以道家思想为旨归,强调音乐"和"的本质特征,造就了一代音乐作曲、演奏名家群体,凸显充满玄学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的独特艺术个性,同时也反映出魏晋玄学思辨对构建和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作出的弥足珍贵的贡献。
[Abstract]: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the more than 200 years when metaphysics flourished, as a mainstream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t swept through all aspects of social culture at that time, and als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usic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music of Wei and Jin Dynasty aims at Taoism and emphasiz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harmony", which brings up a generation of music composition, plays a group of famous artists, and highlights the unique artistic personality of classical musical works full of metaphysical styl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flects the valuable contribution of metaphysic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魏晋南北朝音乐歌舞繁盛的特殊文化现象研究”(YS0914)
【分类号】:J609.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刘志利;《世说新语》对艺术创作的评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傅刚;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孟二冬;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8 邓小军;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杨秋荣;鸟儿飞往不同的地方——海子的隐逸情怀兼与陶渊明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周淑敏;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庆滨;;明代士人与奕文化[A];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7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8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汉杰;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车淑娅;“问”只宾语演变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3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章艳丽;沈约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7 李方泽;理解与融通[D];安徽大学;2001年
8 秦琴;《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贾淑杰;战国楚简《五行》校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凤华;中国文学中琴的文化的意蕴及其发展变化[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争鸣;;魏晋六朝文人音乐传播类型及作用探究[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563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6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