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高师声乐教学活动中融入通俗唱法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8-03-11 21:48

  本文选题:高师声乐教师 切入点:通俗唱法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9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世界通俗流行音乐对严肃音乐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高师传统的声乐教学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扩展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到了关键的时期。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要把优秀的、经典的通俗流行歌曲及通俗唱法,纳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在传授基本的、传统的声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兼顾师范类声乐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融入通俗音乐的学习和演唱。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op music in the world has a great impact on serious music, th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expand their teaching contents and improv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We have reached a crucial period. Therefore, in the reform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cellent and classical popular songs and popular singing method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our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ile th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vocal music teaching and student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learning and singing in popular music.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飞;电子政务对中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2 李福华;尹增刚;;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4 王志刚,王昌民;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陈章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邓兰;我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林琳;米德的文化传播观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谢鸿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实依据及其落实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李敏;论“学历社会”的不可逾越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方耀楣;樊秀娣;;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悖论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婷;;寻找高校的科学定位 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工作状况的实证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尹维敏;;对音乐新课标实施以来“双基”教学的反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吴玫;;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些认识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方耀楣;王兵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悖论问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向迎春;;论音乐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5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岩;中国高等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2 陈何芳;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恬;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蔡连玉;我国实质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模式研究:多学科的观点[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雪梅;高校教师群体结构现状与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莹;WTO与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D];延边大学;2003年

9 周瑶琴;我国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观透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韦洪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俊兰;给人民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访六届政协委员周小燕[J];人民音乐;1983年07期

2 茅顿;也是一种发明?[J];人民音乐;1983年07期

3 乐明;方法不等于内容[J];人民音乐;1983年10期

4 程鸣;咖啡、茶、可口可乐[J];人民音乐;1983年10期

5 俞抒;真、假、虚、实——音乐[J];音乐探索;1985年02期

6 于淑岩;民族唱法的要点[J];中国音乐;1985年02期

7 薛良;流行歌曲与通俗唱法[J];中国音乐;1985年04期

8 陈达波;我对“通俗唱法”的看法[J];人民音乐;1985年02期

9 陈村;;歌星[J];清明;1985年06期

10 ;民族曲坛增添新歌种[J];音乐世界;198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余华;杨春发;;辉煌中的倾斜——论宁、津两市群众声乐人才培养的潜在危机[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苗鸿信;;我国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徐玲;;流行乐坛上的“复古”元素[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昌秀芳;“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N];经济日报;2000年

2 陈国红;音乐剧向我们走来[N];吉林日报;2000年

3 李飚;万绿丛中一点红[N];吉林日报;2000年

4 记者 尹鸿祝;希望推出更多真挚深情优美动听的新歌[N];人民日报;2000年

5 方建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印象[N];陕西日报;2000年

6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7 齐从容;“三种唱法”是与非[N];音乐周报;2000年

8 河北师范大学 马玉峰;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与教学要与社会人才需求协调[N];音乐周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萧佳;“科学皇后”正兴起“通俗唱法”[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通讯员 王晓明;专家质疑青年歌手大奖赛[N];浙江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慧勇;“三种唱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2 樊霞;喉腔状态和运用方式对唱法风格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3 韩莉;“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4 曹力;美声与通俗唱法中高频泛音的频谱特征(男声)[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岩峰;吸吮多方甘露,润我自身歌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学军;民族唱法男高音歌唱技术的继承与借鉴[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倩茹;从民族唱法“学院派”与“原生态”的争论看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6年

8 吴俊廷;李谷一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0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600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