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与现实—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三位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
本文选题:奥芬巴赫 切入点:形象塑造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雅克·奥芬巴赫(生于德国科隆,1819年6月20日-1880年10月5日)是一位德裔法国作曲家,同时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轻歌剧作曲家,他的许多作品被各大剧院列为保留曲目。《霍夫曼的故事》是奥芬巴赫完全歌剧风格的杰作,这部作品创作于奥芬巴赫晚期。脚本选自法国作家巴比耶和卡雷的《奥芬巴赫的幻想故事》,是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霍夫曼的三个故事《睡魔》、《克雷斯佩尔顾问》、《在镜中遗失的影子》改编的。 全文主要按照由理论文献—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脉络进行分析和论述的,包括五个部分:引言、三个主要章节和结语。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择这部歌剧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以及笔者写作这部论文的方向、特色及预期达到的目的。正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要的介绍一下奥芬巴赫的生平以及这部歌剧创作的背景。第二部分是歌剧剧情梗概以及歌剧中各个故事的来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也是重点部分。分析了歌剧中三位女主角奥林比亚、安东尼亚、茱丽叶塔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主要唱段的分析。
[Abstract]:Jacob Ophinbach (born in Cologne, Germany, June 20th 1819-October 5th 1880) is a French composer of German origin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operetta composer in Europe on 19th century. Many of his works are included in the repertoire of major theatres. Hoffman's Story is a masterpiece of the complete opera style of Opinbach. The script is based on three stories of the German Romantic poet Hoffmann, "the Sleepper," from French writers Barbier and Carre's "the Fantasy Story of Ophinbach", from the German Romantic poet Hoffmann, "Counsellor Kresper." Shadow lost in Mirror. The full text i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literature-practice-rise to the theoretical height of the context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cluding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three main chapters and conclusions. First,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is opera as the research topic,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author's writing this thesis.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of Ophinbach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opera cre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ynopsis of the opera plot and the various stories in the opera.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re of this paper, It also analyzes the dramatic and musical images of the three leading actresses Olympians Antonia and Julieta in the opera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tracks.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熙;;《刘东堂言》的写人技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年06期
2 李力;浅论民族歌剧中演唱技巧与形象塑造的关系[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3 倪正芳,倪名琼;不拘一格写佳篇——中外序文趣谈[J];语文天地;2005年15期
4 沈恒;论歌剧《弄臣》中伯爵的形象塑造[J];艺术百家;2005年04期
5 李春;浅论赵云[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林伦才;阎春萍;;在失败中塑造英雄人物——诸葛亮形象塑造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晓翌;;试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蒋山;;淮海戏丑角艺术探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宋彩凤;;论回族先民李s愦实男蜗笏茉旒捌湮幕咔骩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梁婷;;震颤心灵的深情守望——舞蹈《父亲》赏析[J];大舞台;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爱梅;;浅析老年人的形象塑造[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2 司保顺;;论档案馆的形象塑造[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海燕;;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塑造[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初奎臣;王省;;浅议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形象塑造[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黄彩珍;;新世纪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形象塑造[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邢彦冰;;谈企业医院在走向市场中的形象塑造[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黄清贵;;论Gone with the Wind一书中Rhett Butler形象的塑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世龙;;“为创造兵的形象而奋斗”——王成形象塑造的回顾[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9 范效斌;;议形象塑造对矿山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骆正林;;媒介时代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海涛;建设文明城市 培养文明市民[N];徐州日报;2007年
2 邹统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曲铁军 孙莉丽;围场工商局以作风建设促形象塑造[N];承德日报;2010年
4 李航;我市以“巧”促“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N];商丘日报;2006年
5 ;公路行业形象塑造刻不容缓[N];山西日报;2004年
6 段共生;全媒体时代军队形象塑造[N];解放军报;2011年
7 刘思敏 张丽芬;景区型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塑造[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赵海彦;英雄人物形象塑造得失谈[N];文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德润;特型演员与领袖形象塑造[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常思哲邋通讯员 李钦;大东区:形象塑造亮出“文化”名片[N];沈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建中;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探究[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璇;幻想与现实—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三位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及主要唱段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尚洪威;品牌形象塑造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文波;高等院校形象塑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柳燕;市民对政府形象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5 王莹;生产型外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张俊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曾琼;论地方大学形象塑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慧;雾里赏花——《暄哗与骚动》中凯蒂人物的形象塑造[D];河北大学;2000年
9 蒋毅;从歌剧《蝴蝶夫人》看普契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艳松;中小企业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99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59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