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蓝花花》主题二首之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蓝花花 切入点:汪立三 出处:《音乐探索》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蓝花花》是我国民族歌曲的一朵奇葩,上世纪50年代,这首著名的陕北民歌,被作曲家汪立三和叶露生分别改编成钢琴曲《蓝花花》和《蓝花花的故事》。两位作曲家在改编该曲的过程中,除兼顾到原主题旋律的民族五声特点外,还谨慎地将西方作曲技法有机地与中国音乐元素,特别是陕北地方音乐素材相融合,并运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叙事性手法,在肖邦叙事曲创作体裁的有益借鉴下,使《蓝花花》成为改编曲的典范。虽然他们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Abstract]:"Blue Flower" is a wonderful flower of Chinese folk songs. In -50s, this famous folk song of Northern Shaanxi, Adapted by composer Wang Li-san and Ye Lusheng into the piano music "Blue Flower" and "the Story of Blue Flower" respe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his song, the two composers took into account the national five sou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theme melody. They also carefully integrated west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with Chinese musical elements, especially the local music materials of Northern Shaanxi, and used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to draw lessons from Chopin's narrative genre. "Blue Flower" became the model of the adaptation. Although their content is very different, but in the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the same work.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毓和;汪立三——为中国钢琴音乐开拓新境界[J];人民音乐;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栓;;论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梁家年;浅论西方设计艺术特征[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胡卫华;;论文化语言在艺术设计中的多重表达[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胥必海;任红军;;肖斯塔科维奇《升g小调前奏曲》艺术特色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朱方毅;;论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村寨的特点及保护[J];凯里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陈蕴智;;浅论理工科学生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特点[J];中国轻工教育;2009年04期
7 刘蓉;试论英汉谚语的语言艺术美[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任红军;;从《奇幻的梦境》看舒曼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孙祖洪;易希平;;贝多芬《第二钢琴奏鸣曲》艺术特色解析——以《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2)第三乐章为核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孙祖洪;;论约翰·菲尔德夜曲的艺术特色——以《降B大调第五号夜曲》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6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璋;段嵘峰;刘晗;;在地学科普中探索“地学艺术”之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立三;在全国交响音乐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1983年04期
2 ;“海边卖水”及其他——作曲家汪立三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音乐;1986年10期
3 蒲方;试论汪立三的钢琴创作[J];音乐艺术;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培O;;论汪立三改编的钢琴作品《蓝花花》[J];艺术百家;2009年S1期
2 唐小木;论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的旋律创作手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王佩家;;勇于革新和探求的人——作曲家汪立三[J];北方音乐;1983年05期
4 蔡敏;;《他山集》中汪立三的创作特征与思想[J];音乐生活;2006年07期
5 厂成;深入生活 讴歌时代——音乐家赴北大荒采风活动圆满结束[J];北方音乐;1996年04期
6 雪杉;歌唱新时代 迈向新世纪——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J];北方音乐;1999年01期
7 黄敏;;浅析汪立三的钢琴作品《涛声》[J];钢琴艺术;2010年07期
8 陈燕杰;;浅析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创作风格[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9期
9 左}C;说“奇”——评弹里的浪漫主义因素[J];上海戏剧;1980年06期
10 杜书瀛;;质朴·简炼——漫谈《小镇上的将军》的艺术特色[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英;;嵊州吹打的艺术特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杨德;;试论黄平苗族泥哨的艺术特色及价值[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周华;王修文;;浅谈《夜走灵官峡》的艺术特色[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刘新民;;《古舟子咏》主题及艺术特色浅论[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张成坤;;浅谈丁宝桢诗词的艺术特色[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雷河清;彭剑青;;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探微[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章燕;;两种诗歌传统的交融——从《墓畔的哀思》诗群看屠岸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兴荣;;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9 潘屹;唐小木;;论钢琴套曲《他山集》演奏上的技术处理[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海燕;华西村特色艺术团的艺术特色[N];中国特产报;2002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沈好放 主旋律创作应有独到艺术特色[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榕江县文化馆 欧安祝;榕江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要力石;《三国演义叙事艺术》讲述“三国”的艺术特色[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路娴;浅谈《雪国》的艺术特色[N];山西日报;2004年
6 何镇邦;良好的创作心态与鲜明的艺术特色[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史涌涛;彰显云冈文化艺术特色[N];大同日报;2010年
8 刘国彬;泰山压脊不折腰——浅析电影《詹天佑》的艺术特色[N];解放军报;2002年
9 邓晖 李发中;秦岭新作《弃婴》的艺术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李齐云邋记者 涂冰;精益求精 突出文化艺术特色[N];宜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冠文;谢灵运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于海鹰;查慎行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丁恩全;孙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文飞;洪迈《夷坚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石天飞;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彦明;李奎报散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陶宇;雕塑公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8 萧萍;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9 刘萍萍;黄文焕《陶诗析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姣;蓝花花音乐创作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丽;宋元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龙新辉;魏晋南北朝文人乐府诗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廖敏;清水建筑环境的探索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潘秋平;四川现代散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靳伟娜;张天翼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D];河南大学;2006年
7 常虹;电视广告音乐艺术与商业属性分析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8 崔蕾;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艺术特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朱丹丹;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艺术特色塑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龙;川端康成小说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4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62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