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在华文教育中普及推广的重要意义
本文选题:华侨华人 切入点:华文教育 出处:《音乐创作》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华侨华人的大量产生和国际影响的扩大,华侨华人的历史和现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和政界的重视。
[Abstract]:The overseas Chinese are an extension an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hinese nation overseas and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friendly exchanges and cooperativ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ethnic Chinese and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ethnic Chinese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political circles.
【作者单位】: 北京华文学院;
【分类号】:J607;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益民;戴玉洁;王晓静;池琳瑛;徐静;黄向荣;;世界华文教育形势与未来发展——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综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张燕;;加拿大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前景展望[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3 耿红卫;;海外华文教育的演进历程简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耿红卫;;泰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梳理[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5 耿红卫;;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3期
6 贾益民;池琳瑛;;世界华文教学研究的新开端——“第一届世界华文教学研究生论坛”纪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天锡;东南亚华文教育前景简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8 高伟浓,杨晶;二战后欧洲华文教育的历史与前景的初探[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苏泽清;论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八桂侨刊;2004年05期
10 蔡振翔;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蔡亲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现况与发展[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黄英湖;;从民间俚语看闽南民风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敏;;泰国北部清迈府华人村华语教育及语言使用[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路治华 临沧市侨联主席、侨办主任;创新华文教育凝聚侨“根”侨“魂”[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京生 张燕萍;侨务部门拓展华文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世界华文教育大会背景资料[N];人民日报;2011年
4 远猷;留住我们的根[N];人民日报;2009年
5 杜榕 寒牍 (本报记者 杜榕);华文教育 方兴未艾的“留根工程”[N];人民日报;2010年
6 田秋颜;陈永栽:情系华文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张胜林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三次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 龙淑英;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基地落户我市[N];德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黄爱华;百余志愿教师赴海外教华文[N];南方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为中华文化“留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SIRIWAN WORRACHAIYUT(韦丽娟);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如意;印尼牙律县华文教育现状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戴家毅;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许;菲律宾华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黄桂林;缅甸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区华文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小荣;从华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华人的文化追寻[D];暨南大学;2012年
6 甘奇;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变迁[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邹保川;印尼万隆华文教育现状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曹慧覃;泰国清迈市市政府小学华文教育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49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64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