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夷、夏音乐“涵化”研究——试论南、北丝绸之路音乐对唐宋音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8 23:21

  本文选题:涵化 切入点:南北丝绸之路 出处:《音乐探索》2009年04期


【摘要】:历史上的南、北丝绸之路向我国中原地区输送了大量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特征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并延伸到宋代等朝代。由于丝绸之路沿线胡、夷颇具异域色彩的各民族音乐不断融入传统的中原华夏音乐,大大丰富了后者的音乐内涵,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变。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涵化"角度出发,着重探索南、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中胡、夷外来音乐对中原华夏音乐的影响,以及两条丝绸之路在这一涵化过程中的表现意义。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south, north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sent a lot of music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ese music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Tang Dynasty, Song Dynasty and extends along the silk road. Because of Hu Yi, quite exotic ethnic music constantly into the traditional Huaxia music, greatly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music, while promot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a traditional music.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gle of "acculturation", focusing on the south, the north silk road music dissemination in Yi Hu, influence of foreign music of Huaxia music, and significance two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process of accultur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柯黎;;“坐、立部伎”乐舞产生时间新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开元;西域文化对白居易文学创作的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陈明;张议潮出行图中的乐舞[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4 王在畅;;我国古代笛属乐器分析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5 闫丽丽;;论隋唐时期曲子的发展[J];黄河之声;2008年14期

6 张健;江新宏;;从文献和石窟艺术看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形成及其发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伍国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上)[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闽;;“原生态”的逆变——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唱法分类谈起[J];人民音乐;2006年12期

9 玉苏甫江;;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木卡姆流布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秦裕华;新疆维吾尔族宗教变迁与其生活价值取向关系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瑾;中国古代箜篌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庆;中国新疆扬琴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2 王金旋;尺八的历史考察与中日尺八辨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朱庆庆;汉唐散乐的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谢万章;《纳瓦木卡姆》唱词阿鲁孜格律对音乐旋律节奏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玮轩;从《羯鼓录》看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6 肖尧轩;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伎乐及其乐队组合形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沙莎;钢琴音乐作品《第一新疆舞曲》与《春舞》的音乐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吾斯曼·居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的韵律特点[D];新疆大学;2007年

9 闫江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交流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刘晓伟;云冈石窟乐器图像初探[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蕾;;唐宋时期的花朝节[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7期

2 王蕾;;唐宋时期的花朝节[J];华夏文化;2006年03期

3 刘永连;鸡人与唐宋司时制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4 卜秋香;唐宋时期的邑社[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林文勋;唐宋时期长江航运贸易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6 纳尔逊·格雷本,张晓萍;艺术及其涵化过程[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1期

7 柳敏;唐宋时期的纸衣[J];文史杂志;2002年01期

8 孙洪升;唐宋时期茶叶消费的主体[J];农业考古;2005年02期

9 欧贻宏;;唐宋时期的宫庭插花[J];广东园林;1988年04期

10 邓文彬;中国古代字母之学的兴起与唐宋时期的字母之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刚卯;;官庄的名称及唐宋时期“庄”的免役特权[A];中国中古史论集——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峧;;唐宋时期指人受事主语句的演变[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柳;;对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思考[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颜;;论唐宋时期慈善事业的类型与特点[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5 廖大珂;;唐宋时期广州的波斯蕃商与怀圣塔[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河南省沁阳市澄泥砚厂[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莫磊;;以时代的目光审视兰花的“瓣型学说”[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8 罗德荣;;金圣叹小说美学的成就与贡献[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傅俊;;唐宋州县城隍地位变迁及官府运作——以缙云县城隍庙为中心[A];黄帝文化研究——缙云国际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小红;谢兴志;;海外贸易与唐宋明州社会经济的发展[A];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洪力;击鼓三百声 八方客商来[N];成都日报;2008年

2 李娜邋记者 文铭权;天全发现唐宋时期屋瓦陶窑[N];四川日报;2007年

3 周琦;四川首次发现烧制屋瓦的唐代陶窑[N];雅安日报;2007年

4 陈晓松邋连待待 黄官国;唐宋酒业:厉兵秣马剑指全国市场[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5 ;闽商: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N];中国贸易报;2009年

6 高雷 贾庆元;安徽宿州隋唐大运河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五届硕士毕业生 安剑华;四川盆地唐宋时期制瓷工艺初步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8 记者 张长笙邋通讯员 张晓哲;浚县卫河故道发现古沉船[N];河南日报;2008年

9 廖伯逊;瓦渣地:古江油关前哨?[N];四川日报;2007年

10 蔡奕道;潮州古陶瓷研究与思考[N];潮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鹤;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涛;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鹏;辽墓壁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雄;唐宋时期汴州(东京)相国寺形制发展历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韩毅;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及其与西北经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金国;唐宋时期关涉李杨题材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濮仲远;唐宋时期敦煌民间信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燕;唐宋时期的词学本色论[D];新疆大学;2005年

6 朱海军;唐宋时期三峡茶业兴衰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7 安剑华;四川盆地唐宋时期制瓷工艺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潘春辉;从戒律守持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鑫;唐宋时期的书画买卖和市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肖鸿q,

本文编号:1678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678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