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春光乍泄》电影音乐品析

发布时间:2018-05-13 15:43

  本文选题:《春光乍泄》 + 王家卫 ; 参考:《电影文学》2009年16期


【摘要】:本文以王家卫1997年创作拍摄的电影《春光乍泄》为研究对象,从电影音乐与电影整体气氛、电影音乐对电影情节的铺垫和烘托作用、音乐的宣泄与情感的杂糅三个视角,来探讨电影音乐与电影情节的共鸣与互动,并且着重探讨了《春光乍泄》中颇具特色的探戈舞曲在电影中的作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Wang Jiawei's 1997 film "Spring and Ligh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film music and film overall atmosphere, film music to the film plot of the foreshadowing and foil, music and emotional mixture of three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onanc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film music and movie plot, 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tango dance in the film.
【作者单位】: 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1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薛晋文;;西部片叙事特征新探——以《正午》、《关山飞渡》、《与狼共舞》为例[J];艺术广角;2006年05期

2 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珠银;斯皮尔伯格艺术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阳曼;找寻逝去的时间、记忆和自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迦文;作为香港文化镜像的王家卫电影[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飞;王家卫:雕刻时光的实验者[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秋;王家卫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龚蓓;论全球化语境中张艺谋电影的本土化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文丽;论电影接受中的黑屋子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莉莉;映像·影像·印象[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敏;;第十届香港金像奖获奖名单[J];电影评介;1991年07期

2 严敏;;第28届金马奖述评(外二篇)[J];电影评介;1992年02期

3 达生;特快专递[J];大众电影;1994年02期

4 孙玉清;特快专递[J];大众电影;1994年12期

5 李子;杨采妮: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J];电影评介;1995年04期

6 何忠顺;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名花有主[J];电影评介;1995年04期

7 苏阳;无限纯情寄银坛——塞北外景地访林青霞追记[J];电影评介;1995年03期

8 程青松,徐伟;此情可待──章明访谈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丁小雄;淮南之橘──两种电影形态的启示[J];当代电影;1996年06期

10 司徒健恩;从市场不景气看香港电影剧作的问题[J];电影艺术;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旭光;;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杨丽;;寻找人物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第二落点”[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3 徐文明;;全球化语境与亚洲新电影的国际传播----制作、传播、观念、策略与问题分析[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苗伟;王桂芝;;从“东方主义”角度分析西方对中国电影的选择性接受[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马凌珊;;中文影视标题的英译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绍华;《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严敏;釜山电影节欲称雄亚洲[N];文汇报;2000年

3 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 赵军;艺术性就是商业性[N];信息时报;2000年

4 丰宇;《花样年华》旧曲新韵[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阿吉;谁是江郎谁才尽?[N];中华新闻报;2000年

6 ;《花样年华》错杂谈[N];河南日报;2001年

7 小尘;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N];四川政协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张志雄;文学、影视谁当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李祥瑞;王家卫大批判[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王锡松 赵彦华;与《对话》制作人对话[N];中华新闻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苏瑾;王家卫电影奇观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朴;当代香港电影中的老上海意识[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飞;王家卫:雕刻时光的实验者[D];吉林大学;2006年

4 沈维琼;自由飞翔的心灵[D];新疆大学;2006年

5 于淼;1985—2005:当代香港文艺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梁倩;东方美学体系下的王家卫电影[D];重庆大学;2006年

7 吴玲玲;中国近期后现代电影叙事[D];东南大学;2006年

8 章靖;香港导演眼中的影像上海[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9 周捷;香港电影与“老上海”形象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3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83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